第542章 不谈国事(2 / 2)
袁巧儿之前由于长时间的奔波,脸色有些苍白,透露出些许疲态。然而,经过这两日的滋养,她的气色明显好转,宛如得到了充分的滋养一般,变得红润有光泽。
两天后的巳时,雪停后,露出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床铺上,朱楩和袁巧儿像往常一样,虽然早已醒来,但却依然懒洋洋地赖在床榻上,相互依偎着,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甜蜜。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一阵轻轻的敲门声,紧接着是丫鬟略带歉意的声音:“岷王殿下,王妃,燕王殿下派人前来通报,曹国公来了。”
朱楩不紧不慢地应了一句:“知道了,告诉四哥,我马上过去。”然后,他轻轻地抚摸了一下袁巧儿的秀发,温柔地说:“太傅竟然来的这么早,我本以为他会晚些再来求见的。”
袁巧儿听到朱楩的话后坐起身子,脸上露出一丝诧异的神情,说道:“是啊,我也觉得有些意外。”
在袁巧儿的印象中,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选择在午时之前去拜访他人。无论是处理公事还是私事,通常都会在午时用过午膳之后再去。这样既不会打扰到对方的休息,也能保证双方有足够的时间交流。
朱楩看着袁巧儿的反应,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对她的想法了然于心。他接着说道:“看来我这太傅是等不及了,也对,毕竟朝廷的颜面现在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打不过那可是要背千古骂名的。”
朱楩对于李景隆的情况早已有所了解,他深知这位太傅在后世的名声并不太好。而且经过与李景隆的接触,朱楩更是觉得此人有些言过其实,徒有其表而已。
虽然李景隆曾经在朱楩读大本堂时担任过他的先生,但朱楩并不认为这位老师有真正过人的能力。在他看来,李景隆不过是个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人罢了。
过了一会儿,朱楩在丫鬟的引路下来到府衙正堂。一进入大堂,他便看到朱棣正坐在主位上,一脸笑容地看着他。在朱棣的两侧,分别坐着朱权和李景隆。
朱楩快步上前,先向朱棣行了个礼示意,然后转身朝着李景隆深深地鞠了一躬,口中说道:“太傅别来无恙。”
李景隆见状,急忙从座位上站起来,回了一礼,说道:“岷王殿下风采依旧啊。”他的语气十分温和,完全没了以前在大本堂时候的威严模样。
朱楩与李景隆简单地寒暄了几句后,便走到朱权座位旁坐了下来。而李景隆则显得有些特别,他不仅没有带任何随从,甚至连护卫都没有,就独自一人前来赴宴。
现在该到的人都到齐了,朱棣笑着开口道:“九江啊,既然你来了,那便说好,我们不谈国事,只谈情谊,大家一起聊聊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