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段:千禧年的准第739章 人才战略的得与失(2 / 2)
激烈的讨论持续到凌晨。有人提出保留论资排辈的晋升体系,认为\"稳定比创新更重要\";但更多人被那位95后工程师的方案震撼,主张打破职级壁垒。李阳突然起身,从档案库抱来三个沉甸甸的文件箱。当1992年的职工宿舍分配表、2015年的离职补偿金明细、以及最新的人才流失分析报告铺满桌面时,会议室陷入了沉默。
\"看看这些数字,\"他指着1992年的手写名单,\"当年我们用最朴素的方式留住人才,靠的是人情味;再看2015年,冰冷的制度让我们付出了惨痛代价。\"李阳调出智能算法生成的人才模型,3d图像中,代表不同特质的光点不断碰撞融合,\"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既能传承企业温度,又能适应数字时代的新型机制。\"
破晓时分,新的股权激励方案初稿终于完成。李阳在最后一页签下名字,笔尖停顿片刻,又额外添加了一行批注:\"设立'破格晋升通道',让创新突破职级的天花板。\"走出会议室时,晨雾中的黄浦江泛起微光,他收到小吴的消息:那位95后工程师已被特批进入量子医疗攻坚小组。
回到办公室,李阳打开私人相册,1992年他与老周在职工宿舍前的合影映入眼帘。照片里,两个年轻人的笑容比朝阳更灿烂。他拿起钢笔,在日记本上写下:\"人才战略没有完美答案,只有不断进化的解题过程。留住人容易,留住心难;吸引一时的人才易,培育代代相传的人才梯队难。但唯有在得失中不断反思,才能让企业真正成为人才的沃土。\"
窗外,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集团大楼外墙上\"以人为本\"的鎏金标语。李阳望着逐渐苏醒的城市,深知人才战略这场大考,永远没有交卷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