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if线08-心里有他(2 / 2)
“昨夜我很清醒,也知道自已在做什么。我不要侍妾,也不愿议婚,是因为心里有人了。”谢琮慢慢抵住路知晚的额头:“阿晚,你明白我的心意吗?”
“可……你我都是男子!”
“那又如何?昨夜你与我亲嘴的时候,可没嫌弃我是男子。”
路知晚:……
谢琮何时变得这么不害臊了?
“你是储君。”
“若我不是,你便不嫌弃我了?”
“谢琮?”路知晚一惊,“你胡说什么?”
“别跟我说大道理,也别想摆脱我的法子,你知道我的脾气。”谢琮看向路知晚,眸光坚定,“阿晚,我不会逼你接受,但你也不要逼我放弃,否则……”
否则怎样?
谢琮没说,路知晚却从他眼底看到了从未见过的疯狂。
那一刻,路知晚忽然发觉自已对谢琮了解的太少了。太子殿下一直以来在他面前显露的,都是他熟悉的那一面,直到今日他才窥见对方心底深处潜藏着的偏执。
“这个你戴着。”谢琮将自已戴在颈间的玉佩取了下来,挂在了路知晚脖子上,“这块玉佩我戴了很多年,保平安的。那年宫宴后你把你的平安符给了我,往后就让它给你保平安。”
“我戴不习惯,还是还你吧。”路知晚作势要取下来。
“戴着,就算是为了让我安心。”谢琮按住他的手。
路知晚一颗心跳得很快。
谢琮送他玉佩,难道不知此举意味着什么吗?
他不敢收。
但谢琮用那样的眸光看着他,他更不敢拒绝。路知晚怀疑,若自已把玉佩摘下了,今日很可能就出不了城了。
反正他就要走了,收下也无妨。
路知晚最终还是踏上了北归的路。
谢琮立在城楼上,目送他远去,仿佛送走了自已的一缕魂。
相聚数日,宛如大梦一场。
一梦醒来,又是相隔千里。
**
路知晚回到北境不久,就收到了谢琮的信。
太子殿下在信里并未提及那夜之事,只是如从前那般朝他说一些琐事,例如京城的桂花开了,御膳房又出了两道新做的点心,国师新得了一只小猫……
但经历过那件事后,路知晚再看谢琮的信时,心境却全然不同了。
收到信时,他起初会觉得欣喜,但一想到谢琮的心思,便又充满了负罪感。他心里清楚,这么下去迟早要出岔子,谢琮是储君,万不能和一个男子这般牵扯。
他想,待战事结束后,不如请命留在北境吧。只要他不回京城,两人见不着面,日子久了太子殿下自然也就把他淡忘了。
至于他……在哪儿都不打紧。
但谢琮寄来的信,一封接着一封,字里行间毫无半点疏淡,仿佛距离给予他们的不是陌生,而是日渐浓烈的思念和牵绊。
路知晚意识到,留在北境应该是行不通了。
只要他还活着,谢琮只怕三年五载都不会忘了他,就像他来北境这么久,也不曾对谢琮有丝毫遗忘。
不久后,路知晚跟随主帅祭奠上一战殉国的儿郎。他立在一排又一排的墓碑前,心中忽然生出了一个念头……也许他回不去,才是最好的归宿。
死在战场上,名留青史。
谢琮会记得他,却不会再心存念想。
打定了主意后,路知晚心里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不必再担心谢琮的未来,也不必再背负祸国之名,将军埋骨沙场就是最好的归宿。
直到不久后,他做了个梦。
梦到自已殉国的消息传到了京城,大殿之上,一袭大红朝服的谢琮,在听到消息后面色刷白,眸光就如被乌云遮蔽了一般,顿时没了光彩。
梦境中,大雪纷飞。
谢琮跌跌撞撞自大殿中出来,骤然呛出了一大口血,倒在了雪地里。
“谢琮!”路知晚自梦中惊醒,心口闷得发疼。
不知是偶然,还是心有灵犀,两日后他收到了海东青送来的短笺。
短笺上只有一句话:
昨夜梦中惊闻噩耗,幸好是梦,否则定要随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