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唐蕃古道,致敬母亲河(2 / 2)
他不知道的是,赵安只是充分吸取了薛仁贵大非川之战的“前车之鉴”罢了。
唐军全军覆没,除了郭待封擅自行动外,还跟吐蕃策略得当,派兵翻越昆仑山,绕道大唐兵马后方包抄有关。
尚钦元可能觉得自己此计甚妙,足以让吐蕃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一旦放在浩瀚的史册中,那便是拾人牙慧了。
偏偏赵安又是翻了史册之人。
“以史为鉴”的含金量在这件事上,无疑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钟玉冲着木然而立,苦笑等死的尚钦元道:“我们王爷还让我给你带句话,尚勇赞当初若是真降了,你们这一脉不仅可以继续兴盛很久,说不定还能大兴,终究是他目光短浅!”
这便是杀人诛心吧?
尚钦元嘴角直抽后,长叹了一声道:“动手吧。”
钟玉使了个脸色。
几个小将一起上前将其给砍了。
她将手一摆道:“传我将令,稍作休整后,继续招揽诸部!”
说是招揽,其实就是彻底掌控。
大赵可不会允许出现名义上归顺这种事。
浑国诸部目前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投靠大赵,要么亡族!
他们想要投靠吐蕃,恐怕都不现实了。
算算时间,南路的赵家军已经快打到大河源头了吧?
柏海。
赵安陈兵湖边,感慨不已。
他分兵围困乌海城之后,南下相继攻破托索湖(又称冬给措纳湖、黑海)、多玛等地,打到了这里。
该湖正是位于九曲大河源头附近。
大河长达上万里,从这一带奔腾往东,过河湟、陇右、朔方、中原等地,最终注入东海。
不知养育了多少人。
而今他总算将其整个纳入到大赵的版图之中了。
那么接下来便是大江的源头了。
“行礼!”
赵安情绪激动地带着众兵向大河源头方向五拜三叩首,致以祭天的最高礼仪后,饱含深情道:“传令,从即日起,九曲大河更名为‘黄河’,大江更名为‘长江’,她们皆是我大赵的母亲河!如今黄河河源已得,还请兄弟们随本王前去攻打巴颜喀喇山口,去拿下长江源头!”
巴颜喀喇山脉是庞大的昆仑山脉南支的一部分,以弧形绵延于石渠县北部,是九曲大河与大江的分水岭。
而其山口,在华夏历史上,也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
唐蕃古道西起长安,途经河西走廊、吐谷浑,至吐蕃逻些城,全长六千多里。
整个古道横贯华夏西部,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有着丝绸南路之称。
另外,沿着这条道是可以到南亚次大陆的。
也就是说,如果赵安打通了这条非常有名的交通大道,是能够打到莫卧儿帝国的!
吐蕃也是派了重兵把守,甚至都没有分兵去驰援奥布则。
可能在他们想来,乌海城内粮草充足,只要奥布则坚守,数月之内不会被攻破。
但巴颜喀喇山口不容有失。
事实证明,他们想多了。
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了。
乌海城外聚集的兵马多到吓人。
卢义率领的三万武德军已经赶到,还带来大量粮草。
与此同时,还有赵家军在大非川安营扎寨。
赵家军步步为营,向南横推的策略已经开始烙印在高原之上了。
每日都很煎熬的奥布则听说尚钦元全军覆没后,再也撑不住了,于午夜率军突围,并没有往南逃,而是往西逃。
经过这一系列隔空较量后,他算是彻底领教到了赵安的能耐,压根不敢和他正面交锋。
按照他的判断,只要大军能够向西急行数百里,再向南进入吐蕃腹地,那么他便安全了。
不过还没到百里,他所率四万精锐便折损大半。
赵安似乎是早就料到他会这么干,提前让赵家军设伏了!
意识到再这么下去,可能会步尚钦元的后尘,他索性率兵一头扎进了昆仑山。
结果再也没能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