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御前对峙,生死相托(1 / 2)
林澜接到传召时,正在用早膳。
她放下银箸,神色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刻。她仔细地整理了一下宫装和发髻,确保自己仪容得体,从容不迫。
小乖蹭了蹭她的腿,琥珀色的猫眼里带着一丝担忧。
林澜弯腰轻轻抚摸它的头顶,低声道:“别怕,真相永远不会被谎言掩盖。”
当她步入庄严肃穆的太极殿时,感受到的是无数道目光的聚焦。龙椅之上,赵珩面沉如水,威仪天成。
殿下两旁,站着神色各异的宗室亲王与核心重臣。而殿中央,跪着的是泣不成声、口口声声喊着“为贵妃娘娘伸冤”的柳家心腹老仆,以及几名被收买、作证曾“亲眼”见沈妃行迹可疑的宫人。
张敏之等人则跪在另一侧,一副悲愤填膺、誓要清君侧的模样。
林澜缓缓走到殿中,依礼下拜,姿态从容,不见丝毫慌乱。
张敏之率先发难,言辞激烈,将流言中的指控一一抛出,并引用柳贵妃“以死明志”之事,将林澜描绘成一个工于心计、手段毒辣的祸水。
那老仆更是捶胸顿足,指认林澜才是巫蛊之术的施行者,因被贵妃察觉,才先下手为强,设计构陷。
面对这些指控,林澜始终沉默着,她在等待,等待对方将所有的“证据”和指控都摆到台面上来。
赵珩的目光始终落在林澜身上,看着她沉静的侧脸,心中并无半分怀疑,只有滔天的怒意和对她处境的心疼。
但他不能开口维护,他必须让她自己来应对,唯有如此,才能彻底粉碎谣言,让她堂堂正正地立于人前。
终于,当对方所有的牌都已打出,殿内暂时陷入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林澜身上,等待着她的辩白,或是崩溃。
林澜缓缓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并未看向指控她的那些人。
而是直接望向龙椅上的赵珩,声音清越,足以让殿内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皇上,臣妾有几句话,想问一问这位口口声声指认臣妾的老公公,以及张大人。”
赵珩微微颔首:“准。”
林澜转向那老仆,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你说我施行巫蛊,被贵妃察觉。
那么请问,我是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进行的?所用的巫蛊人偶,是布偶、木偶还是草偶?
上面书写的是谁的生辰八字?又是经由谁的手,放入贵妃宫中的?”
她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极其细致,直指核心。
那老仆显然未曾料到她会如此冷静地追问细节,顿时语塞,眼神闪烁,支支吾吾,先前背好的说辞在具体的问题面前漏洞百出。
林澜不给他喘息的机会,继续道:“你说贵妃察觉了我的行为,那么请问,贵妃是何时察觉?
为何察觉后不立即禀报皇上或太后,反而隐忍不发,直至东窗事发?这符合常理吗?”
老仆额头冷汗涔涔,彻底乱了阵脚。
林澜不再看他,转而面向张敏之等人,声音提高了几分:“张大人,您口口声声说贵妃含冤莫白,以死明志。
那么,请问诸位大人,若贵妃果真清白,她最应该做的是什么?是应该在狱中等待皇上查明真相,还她清白?
还是应该用这种极端的方式,留下一个‘被逼死’的疑团,让真正的主谋逍遥法外,让朝廷陷入纷争?”
她目光扫过那些跪着的官员,言辞犀利如刀:“贵妃此举,究竟是‘以死明志’,还是‘畏罪自杀’,并试图借此扰乱视听,将她背后的势力彻底摘干净,甚至……反咬一口?”
此言一出,张敏之等人脸色骤变。林澜的逻辑清晰无比,直接点破了柳贵妃“自尽”背后最可能的毒计。
“至于你们所说的,我自导自演遇刺戏码,”林澜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带着讽刺的笑意,“试问,若我要构陷贵妃,何须等到今日?
若我要巩固圣宠,有何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去那偏僻的西苑搜寻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