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狡兔死(2 / 2)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她能听的懂这是一首关于当兵的诗,可这诗的意思究竟讲什么,她就不是很明白了。
曹牧谦见她懵懂的目光,也会认真为她讲解。
他说:“这首诗是说一位少年郎离家去当兵,再次归家已是年逾古稀的老者。
再归家,眼前的一草一木早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翁问乡里的人,自家可还有亲人。
乡里人告诉他,连年的战争动乱,乡里好多人都死了。
坟冢如山上的松柏树,漫山遍野看不到头。
他做了羹饭,饭熟了,而他却悲从中来。
曾经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如今只剩他,怎能让他不伤心,以后的日子该如何度过?老翁心中悲凉也感到十分迷茫......”
芷兰心中浮现一丝怪异的感觉,自从曹牧谦醒了后,她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就如眼前的曹牧谦依旧是那么冷峻,那种睥睨一切的神态依旧在。
却唯独少了他昏迷之前的那种张扬肆意的神态。
如今整个人透着以往没有的成熟和内敛,还经常的陷入沉思中。
好几次她都主动问起,可她发现,他总是在找借口转移话题。
她就是敏锐的觉察,曹牧谦有些不同。就像一个人如果心情很好,那他看的书唱的歌肯定都是欢快愉悦的。
倘若心情不好,那唱的歌肯定就是那种很伤感,让人听着心里闷闷的曲调。
如同这几首诗所讲的内容,几乎都是有关士兵出征,最终的结局不是死就是孤独老死。
这诗里结局的凄惨,迷茫与悲凉这么深刻,实在是不像她之前认识的那个不可一世的曹牧谦会感慨的
难道是经历过九死一生,让他对自己现在的仕途和人生有了不同的见解和感受?
莫名的,她就是觉得曹牧谦有些不同了。
“这些诗听来有些伤感,好似在说那些从军的儿郎们心中的悲凉与无奈,又好似在说,从军的儿郎最后的结局都很凄惨无助......”芷兰若有所感的看向曹牧谦。
听着她的话,曹牧谦转头看向窗外,凝视着渭河的景色。
他若有所思的摩挲着手中的玉韘,半晌后才不疾不徐道“自古儿郎想要出人头地,除了那些生在世宦之家的郎君,普通百姓能走的也只有在战场上。”
说到这里,他眸底浮现一丝嘲讽与复杂“多少儿郎丢了性命亦或是苦熬一生,也未见得就能出人头地。
而那些拼尽全力,终于实现抱负的,却也未必都能得善终。”
芷兰下了胡床,坐到了他的对面,与他一起看向窗外的渭河景色。
她很理解曹牧谦说的这些,在这样的朝代,没有科举,一个男人想要出人头地不走战场哪还会有其他机会。
可真的九死一生拼回来的功勋,却也未必能被那些封建王朝的皇帝与同僚接受。
多少帝王猜忌那些有能力的将才,又有多少同僚因嫉恨,而苦思冥想用阴谋诡计暗害那些有功之臣。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芷兰不免心有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