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众人的研究(1 / 2)
“小馋猫睡了?”诸葛亮的声音带着笑意传来,他手中的羽扇轻轻摇动,扇面是淡青色的,上面绣着几株兰草,摇动时带起一缕微风,拂过石桌。他的目光从自己平板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流中抬起,投向里屋亮着灯的窗户——窗纸是米白色的,上面映出邹善高大的身影,他正弯腰站在床边,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什么珍宝,替床上的小人儿掖着被角。邹善的手很大,指节分明,曾经握着长刀斩断过无数危险,此刻却小心翼翼地捏着被角,一点点将林昼露在外面的小胳膊盖好,连被边的褶皱都轻轻抚平。
“嗯,沾枕头就着了。”林夜应道,声音不自觉地放轻了些,像是怕惊扰了里屋的好梦。他能想象出林昼的样子:小家伙肯定是蜷在暖乎乎的被窝里,小脑袋埋在枕头上,睫毛长长的,盖在眼下,嘴角说不定还带着点偷吃成功的得意小表情——刚才临睡前,林夜用一缕微弱的风,悄悄把茶几上的奶黄包推到了他够得着的地方,小家伙拿到时眼睛亮得像星星,小口咬着,连渣都没剩。
夕桐默默按了一下平板的锁屏键,屏幕瞬间暗了下去,刚才还热闹的像素世界归于沉寂。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镜片反射着廊下的灯光,看不清眼神。他的目光先扫过林夜,停顿了半秒,又转向诸葛亮,语气一如既往的平稳,没有多余的情绪,却精准地切入了正题:“稳定剂的初步数据分析结果出来了,药效峰值比预期提前了15%,但衰减曲线比模拟时更平缓,波动幅度控制在3%以内。考虑到夜间是精神力最容易波动的时段,需要调整监测频率吗?”
诸葛亮手中的羽扇顿了一下,指尖在平板屏幕上轻轻划过,调出夕桐共享的数据流图表——屏幕上,蓝绿色的曲线起伏着,峰值处的红点格外醒目,衰减部分则像平缓的山坡,慢慢向下延伸。蓝绿色的光映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他微微蹙着眉,像是在仔细琢磨数据背后的含义。“峰值提前……”他沉吟着,声音里带着几分思索,羽扇无意识地在掌心轻轻点了点,“看来新配方里的‘安魂草’成分起效更快,对林夜精神力的‘安抚’作用启动得比预想中早。不过衰减曲线平缓,说明‘锁灵花’的‘锚定’效果更持久,能更好地稳住他体内的力量,是好事。”
他抬眼看向夕桐,语气笃定:“夜间监测暂时维持原频率,但把峰值时段——也就是凌晨一点到三点的数据采样间隔,缩短到五分钟一次。另外,把邹善那边的备用监测器也打开,万一有异常,他能第一时间察觉。”
“明白。”夕桐点点头,手指在平板上飞快地操作着,屏幕上跳出一串代码,他指尖翻飞,很快就调整好了参数。林夜看着他的动作,注意到他的手指很细,却很稳,每一次点击都精准无误——夕桐总是这样,做什么都一丝不苟,连调参数都像是在完成一件精密的仪器。
林夜听着他们的对话,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石桌冰凉的边缘——石桌是院子里原本就有的,表面有些粗糙,带着岁月的痕迹。他想起自己这具身体,小小的手,细细的胳膊,和前世那个能握着重剑、叱咤战场的自己截然不同。这具看似孩童的身体里,藏着的是经历过生死轮回、带着前世所有记忆与庞大力量的成年灵魂,那些力量像汹涌的潮水,稍不注意就会冲破身体的束缚。
而稳定剂,就是安全局为他特制的“枷锁”,也是温柔的“锚”——它不像普通的抑制剂那样粗暴地压制力量,而是用草药的力量一点点安抚、引导,帮助他将那些过于汹涌的力量约束在稚嫩的容器里,不至于在睡梦中失控,惊扰了这院中的安宁。鼻尖似乎还萦绕着稳定剂的清凉感,薄荷的凉,艾草的苦,和刚才奶黄包的甜香形成了奇异的对比,却意外地和谐。
“对了,”诸葛亮像是忽然想起什么,手中的羽扇朝林夜的方向轻轻一点,脸上带着温和的促狭,眼角的细纹都舒展开了,“方才那缕‘加料’的穿堂风,手法倒是越发精妙了。不仅绕开了邹善的感知,连奶黄馅的份量都掐得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刚好够小昼解解馋,又不至于让他吃多了闹肚子,更不会让邹善发现后唠叨你‘惯着他’。”他眼中的笑意更深了,显然,刚才林夜的小动作,他全都看在眼里。
林夜脸上没什么表情,耳廓却不易察觉地泛起了一点红晕,像被夕阳染透的云朵。他有些不自在地端起桌上早已凉透的水杯——杯子是白色的陶瓷杯,上面画着一只小小的兔子,是林昼上次画画时特意给他画的。他指尖在杯壁上轻轻一叩,一缕几乎看不见的淡蓝色微光从指尖溢出,像丝线一样缠上水杯。
杯中的水无声地泛起细小的涟漪,一丝丝白色的热气缓缓升腾起来,贴着杯壁向上飘,很快就氤氲了杯口。不过几秒,原本冰凉的水就变得温热了。林夜抿了一口,水温正好,不烫也不凉,顺着喉咙滑下去,暖了整个身子。
“省点力气。”夕桐头也不抬地提醒,手指还在平板上快速操作着,屏幕上的代码一行行闪过,“稳定剂生效期间,你的精神力处于‘半稳定’状态,非必要的法术消耗会增加精神力波动阈值,容易触发预警。”话虽如此,他平板屏幕的右下角却悄然弹出一个微小的绿色提示框,上面写着:“微量风元素操控 - 能量消耗:0.3单位 - 精神力波动:1.2% - 状态:稳定”。提示框只停留了两秒,就自动消失了,像是从未出现过。
诸葛亮摇着扇子,看着林夜小口喝水的样子,又瞥了一眼夕桐屏幕上那行一闪而逝的绿色小字,忍不住摇头失笑。这两个孩子(或者说,拥有孩童外表的特殊存在),一个表面上沉稳得像块石头,内里却藏着点不动声色的纵容——明明知道林夜用了法术,却只是嘴上提醒,还悄悄把波动数据调得更细致,怕他真的出问题;另一个看似像台没有感情的机器,做什么都按程序来,却处处留心着最细微的守护,连0.3单位的能量消耗都要记录下来。
“无妨。”诸葛亮的声音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像他扇底带起的微风,温和而坚定,“这点消耗,权当是哄弟弟的‘手续费’了。”他的目光转向里屋的窗户,此刻,邹善的身影已经离开了窗边,大概是去洗漱了——窗纸上的光影晃动了一下,随后就恢复了平静。“再说,邹善心里未必不清楚,他只是睁只眼闭只眼罢了。”诸葛亮轻轻摇着羽扇,语气里带着几分通透,“他待小昼,何尝不是如此?小昼偷偷把糖藏在枕头下,他看见了,也只是假装没看见,等晚上再悄悄把糖收起来,换成一小块蜂蜜糕——既不让孩子失望,又怕他坏了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