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闭幕(1 / 2)
第250章 闭幕
要知道,20岁以前拿到三大国际电影节最佳演员奖的华夏演员,至今为止只有夏雨一人。
在1994年,他凭借《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第5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当时还不到18岁。
至此以后,却再没有一部拿得出手的电影。
换句话说,他完全是被张麻子给扛上去拿的影帝奖。
此外,张曼玉是获得三大电影节奖数量最多的华人演员。
其中,《阮玲玉》斩获柏林影后一次,《清洁》斩获戛纳影后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张曼玉还是第一位柏林电影节华人影后。
而且还是最年轻的柏林华人影后(ps:当年只有28岁),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戛纳华语影后。
如果今年安小茜能拿到柏林最佳女演员奖。
那么她将成为自张曼玉、萧芳芳之后,第三位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的华夏女演员。
也将成为有史以来,华夏最年轻的国际电影节影后,以及柏林电影节近二十年来最年轻的影后。
(ps:夏洛特瓦兰椎在1986年凭借《红色接吻》获得第3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女演员,当时年仅17岁。)
此事,对于安小茜和柏林电影节而言,双方都是乐见其成的。
除了来自英国的评审会主席女演员夏洛特兰普林外,电影节评审团成员还有7个人。
分别是:美国先锋艺术家/导演马修巴尼、阿三国制片人/导演亚什绍普拉、荷兰女导演玛琳格里斯、波兰摄影师詹努兹卡明斯基、棒子国女演员李英爱、德国男演员阿明米勒斯塔尔、好莱坞制片人弗莱德鲁斯。
毫无疑问,阿三国、棒子国大概率是不会给《茜茜的狗》投票的,具体原因也不必阐述。
美国人态度不明,且随意性太大,却是不怎么好判断。
至于来自欧洲的评审团成员,以《茜茜的狗》的质量和各类宣传推广,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当然,也不是说一定,投不投票还得看评审团成员们的个人喜好。
在确定了自身拥有着足够优势的情况下,胡小北还是选择了以堂皇大势压境,也为此下足了本钱。
毕竟,这些电影节的奖项每一年都可以冲击。
可18岁的三大国际电影节影后,一辈子就只能有这么一次机会……
2月17日,午后的阳光慵懒地投洒在酒店房间的窗台上。(ps:老是写阳光透过xx洒、钻、透进来,我都写腻了!奈何不喜欢动脑筋写景,还是继续凑合着用吧!)
突然,手机铃声打破了房间内的宁静。
胡小北微微皱眉,拿起手机,看到是柏林当地的号码,眼神瞬间亮了起来。
他迅速接起电话,操着一口流利的德语,语气沉稳地说道:“hallo! ich b hu xiaobei。”(你好!我是胡小北。)
电话那头传来官方人员热情的声音:“herr hu xiaobei, wir den sie und frau an herzlich e, an der award-zereonie a ende der berler filfestspiele en teilzunehn……”(胡小北先生,我们诚挚邀请您和安小姐参加明天的柏林电影节闭幕式颁奖典礼……)
胡小北嘴角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淡淡说道:“vielen dank!wir werden sicher punktlich ers。”(谢谢!我们一定会准时参加。)
挂掉电话后,他开始分析起相关事宜,估算着大致的获奖情况。
直到听见安小茜房内传来起床的动静,又耐着性子等了一会儿。
这才缓步来到安小茜的房间门口,轻轻敲了敲门:“茜茜,开门,有好消息。”
刚午休好的安小茜打开房门,惺忪的睡眼中带着一丝疑惑:“怎么了,是做了什么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