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孝期已满,可卿进府(2 / 2)
东耳房中,元春正坐在炕上,服饰虽不甚华丽,却通身透着尊贵气度。
秦可卿忙上前行大礼,口中称道:“民女秦氏,叩见夫人,夫人金安!”
元春含笑道:“不必多礼,今日原是家常相见,快请起。”见秦可卿仍跪着,又道:“姑娘这般客气,倒显得生分了,起来罢,坐下说话儿。”
秦可卿这才谢恩起身,随即侧身在旁设的楠木椅上坐了,堪堪挨着半边椅面,腰背挺得笔直。
元春看了眼核桃大小的金表,对秦可卿道:“四爷正在院中习武,约莫再过一刻钟便该结束了。他还要沐浴更衣,也不知他是沐浴前还是沐浴后来见你。”
声气平和,如叙家常。
秦可卿欠身道:“等是应该的。郡公爷的正事要紧,民女在此等候便是。”
此时抱琴奉上香茶,白瓷盏里汤色澄碧,清香袅袅。
元春问道:“近日可好?这大热天的,难为你走这一趟。”
秦可卿恭谨答了:“谢夫人垂问,一切都好。今日天气虽热,路上倒也顺畅。”口中应答着,心思却飘向了方才在院中所见的身影。想起袁易执弓时专注的神情、舒展的身姿,脸上不觉泛起红晕,忙低头抿茶掩饰。
瑞珠侍立在秦可卿身侧,眼观鼻,鼻观心,心里却如沸水般翻腾。
她想着适才进府时一路所见,庄重肃穆,气象森严,真是见所未见;又看眼前元春通身气派,暗忖自家姑娘若真能进这府门,确是难得的造化。只是不知今日郡公爷召见,是否真是要定下纳姑娘过门的日子?若果真如此,也不枉姑娘这二年的等待……
……
……
袁易在正院中习武已毕,径往德本堂东耳房来。方才半个时辰的习武,筋骨舒展,更添精神。
东耳房内,秦可卿正与元春说着些闲话,也不见通报,便听得帘栊响动,抬头见袁易进来,忙起身相迎。瑞珠、彭继忠夫妇也跟着行礼,连元春也站了起来。
袁易目光落在秦可卿身上,含笑道:“且稍待,我要沐浴更衣,再与你议事。”转而对元春道:“夫人带秦姑娘往立身斋候着。”
元春会意,吩咐抱琴:“抱琴,你与香菱好生伺候四爷沐浴更衣。”
当下分作两路:袁易领着香菱、抱琴往浴房去;元春则携秦可卿、瑞珠、彭继忠夫妇等人,穿过游廊,往德本堂右侧的立身斋去。
立身斋内,紫檀架上堆经史,宣德炉中袅篆烟。
元春请秦可卿在椅上坐了,又命丫鬟捧上新鲜果品。她见秦可卿心神不属,知秦可卿既是紧张,亦是惦记着袁易,便只拣些家常话说。
约莫两刻钟,帘子掀起,袁易步入了斋内。
袁易已沐浴更衣完毕,换了件素缎直身,腰间系着玄色绦带,发髻重整,通身透着沐浴后的清爽。秦可卿忙又见礼,袁易伸手虚扶一把,在正中太师椅上坐了。
元春温婉笑道:“四爷,我且退下?”
袁易见她这般知趣,心下赞赏,点头道:“也好。”
元春遂带着抱琴等丫鬟款款离去,临去时还对秦可卿微微一笑。
袁易又让香菱领着瑞珠、彭继忠夫妇且回避到厢房里去。
于是,斋内仅剩下了袁易、秦可卿二人。
秦可卿这才敢抬眼细看袁易。一月未见,他眉宇间愈发沉稳,虽未着郡公服色,通身气度却比往日更显威严。
她正暗自思量,忽闻袁易笑道:“你头上簪的,可是我昔日送你的簪子?”
秦可卿轻轻“嗯”了一声,还特意伸出手腕,亮出了玉镯:“这玉镯也是你……郡公爷昔日送的。”
袁易点了点头,笑道:“往后唤我‘四爷’便是。”
这声“四爷”入耳,秦可卿心中顿生暖意。比起“郡公爷”的尊称,这称呼更显亲近,仿佛又回到从前称呼“念大爷”时的光景。
她又轻轻“嗯”了一声。
袁易柔声道:“我细算着,前年三月初七你父亲故去,到今日整二十七个月,孝期已算是满了。怕你等得心焦,今日特请你来商议件事。”
秦可卿迫不及待问道:“不知四爷要商议何事?”
袁易道:“我在府中后院为你备了处院落,二进的格局,比东郊秦宅好几分。若你愿意,后日便可迁进来。”说着略顿,观察秦可卿神色,“一来你搬进府里,我也好照应;二来方便过段时日……纳你过门;三来我新设的家学就在府邸附近,打算让钟哥儿由屈家家学转学过来,既方便上学,也便于管教。”
他心中有个计较:既然贾宝玉不来他的家学上学,正好让秦钟来此就读。若让这两个小子同在一处,难免又如原著里那般鬼混,倒不如只收一个,好生管教。
秦可卿听到此处,只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虽未定下纳妾吉日,但袁易事事为她考量周全,连弟弟秦钟的前程都安排妥当。想起这二年来的等待,如今终得归宿,不觉喜极而泣,忙用绢子掩面道:“四爷这般厚待,叫……叫妾如何报答……”
语声哽咽,真情流露。
袁易见她梨花带雨的模样,起身走至她跟前。秦可卿忙跟着站起,袁易将她轻轻搂在怀里,柔声道:“这二年委屈你了。”
秦可卿抬头望着眼前人,见他目光诚挚,想起自己的相思煎熬,如今终得依靠,只觉这二年的等待都值得。她将头轻轻靠在他肩上,低声道:“能得四爷垂怜,什么委屈都值得了。”
二人温存了片刻,袁易方将彭继忠夫妇叫进来,商议秦家迁入郡公府后院的相关事宜。彭继忠夫妇方回到斋内,见秦可卿眼角犹带泪痕,面上却喜气盈盈,便知好事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