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恩赏鲜荔,甘美异常(2 / 2)
着揭开盒盖。
秦可卿闻言感动,上前看了眼食盒里的鲜荔枝,柔声道:“难为四爷惦记!这般时节,这鲜荔可真真是难得的鲜物了!”
她想起往日常买些蜜饯荔枝解馋,何曾想过能尝到这般贡品?
袁易坐了,瑞珠忙斟上香茶。
秦可卿亲自端了盆来伺候袁易净手,自己也在盆中洗了手,用绢子擦干,这才拈起一颗荔枝,纤指轻巧地剥开红壳,露出晶莹剔透的果肉,却不自己先吃,而是递到袁易唇边。
袁易就着她手吃了,点头道:“甘甜。”又问道:“搬迁可还顺利?若有短缺的,只管与我。”
秦可卿柔声答:“样样周全,这房舍比东郊旧宅不知强了多少。”着又剥一颗荔枝递过。袁易见她手指纤白,与荔枝果肉相映成趣,不觉多看了一眼,仍就着她手吃了。
“我那里还有许多,这一盒是给你吃的。”袁易笑道,“你吃罢,我不用了。”
秦可卿这才自己尝了一颗,甘甜满颊,赞道:“果然好吃。”
又分了几颗给瑞珠、宝珠,两个丫鬟谢了恩,品尝起来。
袁易与秦可卿又了些家常,便要告辞。
秦可卿命瑞珠、宝珠捧来漱盂茶盏,亲自伺候他漱了口,又替他整理衣襟,方将他送至院门,目送他身影消失,这才转回房中,见鲜荔枝仍在几上散发着清甜香气。
瑞珠笑道:“姑娘瞧四爷多体贴,这荔枝可是贡品,四爷特意亲自送来,可见把姑娘放在心尖上。”
秦可卿拈起一枚荔枝,却是不语。
瑞珠见她心情甚好,凑近些道:“姑娘可曾听闻?西侧那会芳园最是妙绝,听里头有亭台楼阁,奇花异草,还有活水,比画上还好看。可惜有婆子守着,等闲进不去。姑娘何不与四爷一声?这点子事,断不会驳回的。”
秦可卿将荔枝轻轻放下,取帕子拭了拭指尖,轻嗔道:“才搬进来,你就惦记着逛园子?这般心急,倒叫人笑话咱们没见过世面。园子在那儿又跑不了,日后还怕没机会赏玩?”
瑞珠嘴上应着“姑娘得是”,心里却似百爪挠心。
她素来是个活泼性子,听人这府里的会芳园如何妙绝,如今近在咫尺却不得入,如何耐得住?
于是,她寻了个机会,悄悄溜出了院门,来至月洞门,一个仆妇守在门前,见她过来,问道:“姑娘来此所为何事?”
瑞珠摸出块碎银子塞过去,赔笑道:“劳烦妈妈往薛姨奶奶院里走一遭,请莺儿过来话。我与她素有交情,有事商议。”
那仆妇掂了掂银子,笑道:“你这新来的丫头倒会办事,你且在此稍候,不许擅自进来,我这便去寻莺儿来。”
罢往薛宝钗院里去了。
瑞珠立在月洞门前,悄悄往里张望,见里面曲径通幽,花光柳影,飞檐翘角,心中更是痒痒,想着这月洞门里面的景致便如此动人了,会芳园里该有多好呢?
不多时,果见莺儿款款而来,她今日穿着有些艳丽的绫裙,头上簪着新得的珠花,比往日更显娇俏。
见着瑞珠,莺儿挑眉道:“哟,我与你什么时候交好了?厮打都不止一会了,倒像是前世冤家!”
瑞珠扯出笑脸道:“如今我们姑娘既进了府,咱们往后总要相见。你带我去会芳园里逛逛,咱们从前的恩怨便一笔勾销,往后做好姐妹可好?”着要去拉莺儿的手。
莺儿将手一甩,道:“虽你们搬进来了,可你家姑娘还没正经抬姨娘呢!你这丫鬟倒急着要逛园子,好大的脸面!果然是脸皮厚的!”
“你!”瑞珠登时恼了,指着莺儿道,“休要狗眼看人低!”
“我可没工夫与你磨牙。”莺儿转身往月洞门走去,回头乜斜一眼,“我这会子正要进园子里游玩呢,你且在这儿站着罢!”
罢施施然迈进了月洞门。
瑞珠眼睁睁看着莺儿的身影消失,气得跺脚暗道:“若非我初来乍到,我非再与你厮打不可!等着吧,坏透了的蹄子!”
瑞珠回到房中,秦可卿正在读书,见她神色不对,便问:“这是怎么了?”
瑞珠忍不住将方才之事了一番。
秦可卿听罢,瞪了眼瑞珠:“就你这蹄子多事儿!咱们才来,凡事总要谨慎些,这府里不比咱们家,一言一行都有人看着!”
瑞珠点头称是,心中则暗自发誓必要挣个脸面,往后不能让莺儿那蹄子瞧了去!
……
……
苏州名医苏天士,因医术精湛深得太上皇景宁帝青睐。此前圣驾南巡至江宁时,景宁帝欲授他太医院院判之职,正六品官衔,让他随驾同返神京。
彼时苏天士奏道,苏州尚有未了之事,恳请容他返家料理妥当,再赴京复命。景宁帝便准其所请。
这日下午,袁易正在立身斋抄经,闻苏天士登门拜访,忙亲自将苏天士迎入了立身斋。
苏天士座后,不由感慨道:“头里尚不知四爷竟是天潢贵胄。如今归宗封爵,真乃龙凤之姿。”
袁易则道:“老先生一路辛苦。何时到的京中?可曾见过太上皇?”
苏天士欠身答:“前日方至。昨日一早便往畅春园面圣了。”
袁易点头道:“太上皇素来惜才。不知老先生在京中可需住处?若尚未安置,我为老先生安置。”
苏天士道:“多谢四爷美意。太上皇已授老朽为太医院院判,并赏了一所房舍,今日方才安置妥当,便特来拜会请安。”
袁易再次点头道:“老先生既在京中长住,但凡有何需求,只管开口。”
苏天士恭声道:“四爷如此厚待,倒叫老朽惶恐。”
二人又叙了几句,袁易道:“今日老先生且在我府上酌几杯,便算是为你接风了,如何?”
苏天士忙道:“今日冒昧登门,已是打扰,岂敢劳动四爷为老朽接风?”
袁易见苏天士执意推辞,便作罢,又亲自将苏天士送出了立身斋,望着苏天士远去的背影,想起了此前在江南与这位神医来往的一幕幕情景。
他回到斋内,不一会儿,元春走了进来,笑问:“听苏州那位苏神医来了?”
元春早已听袁易过苏天士之事。
袁易点了点头,笑道:“今日再见这位神医,倒叫人想起江南的烟雨。”
此时,苏天士正乘坐着马车返回自己的住处,他掀开窗帘,一边打量着窗外的闹市景象,一边暗自感叹:“这都中虽好,何如江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