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少年骄横礼尽失,席次无声定尊卑(2 / 2)
这极其无礼的一幕,让包间内的气氛瞬间凝滞了一下。
刘长胜和陈泽脸上的笑容都微微有些僵硬。
然而,李三阳脸上的笑容却丝毫未减,他极其自然地将伸出的手转向旁边的茶壶,仿佛原本就是要拿起来给大家添水一般,语气依旧从容:“黄总看来是旅途劳顿,还没缓过劲来。没关系,咱们先喝茶,等人齐。”
他心中冷笑。
愣头青就是愣头青。
在生意场上,遇到这种仗着家世背景或者自视甚高、丝毫不懂人情世故的二代,实在太常见了。
黄子聪这么做,表面上是在打他李三阳的脸,但实际上,在这种需要互通有无、彼此给面子的场合,这种公然破坏气氛的傲慢行为,是在打全场所有人的脸。
哪怕他黄子聪对其他人客客气气,唯独针对李三阳一人,这种区别对待本身也会让在场的其他老江湖感到极度不适和警惕。
这其中的逻辑其实很简单,能收到邀请、坐进这个房间的人,本身就意味着其地位和实力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默认为认可,大家默认彼此是处于同一或相近层次的玩家。
如果圈子里混进了一个“身不配位”的异类,那对于其他自持身份的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侮辱,从一开始就不会有人愿意来。
李三阳今天能坐在这里,本身就代表了刘长胜、陈泽、许志勇乃至那两位未到的官员,都认可了他作为白氏集团代表的资格。
而黄子聪此刻的举动,虽然没有任何言语上的直接嘲讽,但那一声轻哼、一个不屑的眼神,所传递出的信号却再明确不过:我看不起你李三阳,我觉得你不配在这里。
但这不仅仅是打李三阳的脸。
这种潜台词,对于极其看重面子和圈层认同的商界大佬们来说,是极其刺耳和冒犯的。
当然,大佬们通常很有涵养,对年轻人也愿意展现出极大的宽容度,甚至会欣赏那种有冲劲、有锐气的后辈。
但这种欣赏,绝对不包括公然破坏规则、践踏默契的行为!
在生意场里,黄子聪的这种行为,从这一刻起,给自己打上一个年轻人的标签。
一个连表面功夫都做不好、情绪都管理不住的人,谁敢把重要的合作、巨额的资金托付给他?
谁敢保证他不会在关键时刻因为个人好恶而坏事?
“年轻人”,在需要稳重的场合,从来都不是优点,而是“风险”的同义词。
李三阳对此心知肚明,他只是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淡笑,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从容地走向那张早已为他安排好的座位,安然落座。
这种私密饭局,每个座位都经过东道主的精心安排,谁该坐哪里,体现了地位、亲疏和此次聚会的目的。
绝不会出现坐错位置的尴尬,因为主家费心攒局,最怕的就是因为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闹出不必要的龃龉,毁了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