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亚圣风采,香气四溢(2 / 2)
“见过亚圣。”
“见过亚圣。”
一边行礼,一边也嗅到了那股沁人心脾的香味。
顿时个个眼睛发亮。
“不愧是圣贤,学问深厚竟至遍体生香!”
“啧啧…普通人哪能有这等奇观。”
一时间,儒生们纷纷拍起了马屁。
赢子季:“…”
能不能让长兄把这些家伙领回去?
啥都不会,就知道拍马屁。
什么做学问做得遍体生香,这种话你也说得出口?
明明是金风玉露的香味好不好!
“哈哈哈,大家误会了,这香味可不是做学问得来的,而是用了种叫金风玉露的东西。”
荀子目光不经意地扫过角落的小身影,随即解释道。
又接着说:
“这东西不仅香,上面还有首诗词写得极妙。”
“大家不妨传阅一下。”
说罢,便将小葫芦递给了坐在前排的韩生。
众人纷纷接过,细细端详。
“嗯……这香气,这诗句,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分明是大家手笔,堪比诗经啊!”
“可惜啊可惜,这诗竟然只有一句,要是能看到全诗,那真是三生有幸。”
儒士们你一言我一语,赞不绝口。
有学问的自然能看出,单凭这一句就能流传千古,绝对是好诗无疑。
不擅长诗词的,反正荀子都说好,大家也都夸好,跟着夸就是了。
“老夫来时,诸位可是在吟诗作对?”
“那今日就不打扰你们的雅兴了,不如试试看能否将这诗补全!”
为了在亚圣面前露一手,展示自己的文采。
儒生们纷纷自告奋勇,争先恐后地上前献诗。
别说,还真有几个写得不错的。
其中最出色的,要数韩生了。
这小子要是生在后世,说不定还能当个诗人呢。
但荀子听着这些自信满满的儒生们回答,却一直摇头。
“大家都弄错了这诗的主题,既非咏物,也非怀古,所以词不达意。”
“子季,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知此诗真意?”
听着那苍老而略带深意的话语。
赢子季心里一紧,总觉得老先生话里有话。
难道他知道了金风玉露是我发明的?
他暗自思忖。
“老先生,子季哪懂什么诗词啊,您是知道的,我平时都不爱看书的。”
他赶紧装傻充愣。
众人却不依不饶。
“小公子,试试嘛,作诗能陶冶情操。”
“是啊,难得见你不会的东西,让我们开开眼界。”
“哈哈哈,今天可要见识一下小公子的另一面了。”
赢子季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应付。
众人看他那窘迫的样子,反而觉得有趣。
金风玉露的名声也因此传开了。
那独特的香气,奢华的包装,吸引了不少眼球。
虽然价格不菲,但老百姓就是喜欢看热闹。
金风玉露,一时间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
吕雉推出的砍一刀活动,简单得很,只要拉个人头就能参与。不少权贵为了那点优惠,甚至掏腰包请几个百姓来帮忙。
百姓得了实惠,权贵省了银子,两边都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