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吊民伐罪(1 / 2)
晋阳城的秋雨来得突然,豆大的雨点砸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雨幕中,囚车缓缓碾过朱雀大街,铁链的碰撞声被雨声淹没。
于谨蜷缩在囚笼一角,雨水顺着他的乱发滴落,冲刷着脸上干涸的血迹。他眯起眼睛,透过雨帘望向街道两侧:黑压压的人群沉默地站着,无数双眼睛扎在他身上。
“狗贼!”一个老妪突然冲出人群,枯瘦的手攥着半块发霉的馍馍,狠狠砸在于谨脸上。馍馍碎成渣滓,粘在他开裂的嘴角。老妪浑浊的眼里燃着火光:
“我儿才十六岁!就被你们活活累死在泾水工地!你要为我儿抵命!”
雨更急了。
囚车拐过街角的时候,于谨像是看到了什么恐怖的景象,突然剧烈颤抖起来。
三个披麻戴孝的孩子跪在路边,最小的那个怀里抱着块木牌,上面文字歪歪扭扭,看不清楚。
雨水打在孩子冻得发青的脚趾上,他们却像感觉不到冷,只是死死盯着囚车。
“带他们去檐下避雨。”高欢不知何时出现在街边,大氅被雨水浸成墨色。他弯腰想扶起那个孩子,却见孩子猛地后退,像受惊的小兽般蜷成一团。
高欢的手僵在半空。他看见孩子衣领下露出的鞭痕,新旧交错,像蛛网般爬满整个后背。
“是西贼抓的壮丁家属。”苏绰撑伞走近,声音压得极低:
“前些日子我们设了赈灾棚,这些孩子便一路乞讨过了潼关,如今赶来晋阳,就为了亲眼看看仇人的下场。”
高欢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解下大氅裹住孩子,转身时雨幕模糊了他的表情:“加派医官去善堂,再熬些姜汤。”顿了顿,又补充道:
“派人去邺城,让元……让陛下大开邺城府库,加紧多运些粮食来好安置这些流民。”
苏绰轻叹一声,拱了拱手:
“遵命。”
高欢目光穿过雨幕,落在远处隐约可见的刑台上,话锋一转:
“令绰见过饿殍吗?”
苏绰的手微微一颤。
“我见过。”高欢的声音很轻,像在自言自语:
“那年六镇大旱,饿死的人躺在地上,肚子胀得像鼓。”他拿起一份名册:那是今日刚从泾水工地送来的死者名录,竹简边缘已被磨得发亮:
“饿殍遍地这四个字比史书中,比这些名册中记载的都惨多了……”
他叹了口气:
“可惜像黑獭那样的豪强子,是永远不会明白这几个字的重量的!”
…………
于谨终于被押上刑场,场中响起压抑的啜泣。他的镣铐擦过地面,发出刺耳的声响。
当刽子手按住他肩膀,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将军突然剧烈挣扎起来:“我是大魏使持节!你们不能……”
“大魏使持节?”高欢冷笑一声,从袖中缓缓掏出一卷泛黄的麻布,那布匹早已被鲜血浸透成暗褐色,边缘处还粘着几片干枯的草叶。
“这是泾水两岸民夫联名的血书。”他手腕一抖,布卷哗地展开,密密麻麻的血手印触目惊心:
“你要不要听听,你口中的‘贱民’认不认你这使持节?”
场中死一般寂静,高欢的声音却格外清晰:
“王二狗,十九岁,饿极吞了十天观音土,死时腹胀如鼓。”
“崔氏妇,为省下半碗粟豆投了井,腹中尚有五月胎儿。”
“李阿大,六十三岁,被鞭打至死时还攥着半把草根。”
每念一个名字,台下就传来一声声压抑的呜咽。念到第七个,那个抱牌位的孩子突然冲上刑台,瘦小的拳头狠狠砸在于谨腿上:
“还我阿爷!还我阿娘!”
于谨踉跄了一下,低头看见孩子通红的眼睛,那里面燃烧的恨意,竟让他这个沙场夙将脊背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