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共克时艰(1 / 2)
“我郡各县各村都有房屋倒塌的情况,郡府、县寺的游徼都不够用了,需要史忠将军派遣官兵进行房屋修缮。”
“虽然我们秋收颇丰,但还是有部分家庭面临极端缺粮的情况,我建议郡府开仓,以无息租借的方式,接济实在活不下去的百姓。”
气氛严肃的会议正在进行,这一场雪灾,广汉郡也未能幸免。
康节的声音很沉重:“但问题是,郡府和各个县寺也很缺粮,如果要全面赈灾,恐怕就要挪用军备储粮,这个我不敢独自做主。”
“另外,雪灾导致大批庄稼冻死,但我们还是要组织百姓,进行有序的、大规模的保护性抢救,命令在昨天已经传达至各县县寺。”
“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我郡北部山区的撩人组团下山抢劫,已经来了四五次了,伤了不少人,县寺的游徼忙着修补房屋,分不开身啊。”
在大灾大难面前,广汉郡需要集中所有力量,调集所有资源,这显然需要一个领袖站出来主持大局。
康节权力是够的,作为郡丞,唐禹不在的时候,他就是最大的。
但问题在于,资源的极端调度,影响太大,其他官员未必配合,换个说法,是不知道该不该配合。
所以无官无职的王徽就必须站出来了。
她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目光扫了众人一拳,轻声道:“唐公对于治理的态度,向来是尽最大努力保证百姓的生命安危,资源要用在人身上,才能体现价值。”
“所以史忠将军,你尽快调动帐下士兵,协助各个县寺的游徼、村民,修补房屋,保证没有人无家可归。”
“各县县令也要站出来承担责任,亲自带队和村民沟通,短时间内房屋损毁又无法修复的,就将百姓安排在邻居家、或者是大户人家的家中借宿。”
“实在没有地方去,就把县寺的官署空出来一部分,让他们住进去避寒。”
各个县令对视一眼,郑重点头。
王徽想了想,才道:“在这种大灾难期间,李寿也焦头烂额,广汉郡是没有打仗的可能性的,军备储量可以挪出一部分,救济灾民。”
“罗将军,你和康郡丞沟通过吗,粮食的缺口有多大,是否需要拿出全部军备储粮?”
罗磊连忙道:“我们去年毕竟丰收,粮食缺口并不太大,军备储量拿出三成,就能保证至少没人会饿死。”
王徽道:“那就拿出三成吧,如果还有缺口,可以再挪出两成,但必须不能再低了。”
罗磊点头道:“属下明白了,下午就和康郡丞那边对接,我们后勤辎重营会全力出动,尽快把粮食分发至各家。”
王徽陷入了沉思。
她抬头看了一眼北方,皱眉道:“北部山区的撩人,向来和我们井水不犯河水,最近多次下山抢劫,恐怕也是缺粮,撑不住了。”
“彭将军,你是蜀地人,又有山匪的经验,你带人去和撩人那边沟通一下,问一问他们是否缺粮了。”
“如果真的有缺口,我们愿意借粮…不!我们愿意在山下设棚施粥。”
王徽很清楚,借粮是一次性买卖,而施粥至少每天一顿…
如果是想要收买人心,哪怕代价相同,后者的效果都要好很多。
“尝试谈条件,我们要收复山区和山上的村寨,让他们成为我们广汉郡的子民。”
“态度要软,底线要硬,尽量安抚,不求一蹴而就,但求关系松动。”
彭勇抱拳笑道:“属下明白了。”
康节这下急了,连忙举手道:“不行啊,我们也缺粮啊,连军备储粮都动用了,哪里还有粮给撩人施粥。”
“况且,很多难民已经在往我们广汉郡走了,我们还要面对他们的压力。”
王徽轻轻道:“这是收服撩人部落的最好机会,其实唐公早想收服他们了,只是一只没腾出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