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重生那年1985 > 第586章

第586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从1978年开始,农民工潮开始形成,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到城市中。

有人在城里面打工赚了钱,开始带着家里的亲戚一起出去打工。

越带越多,农村人口开始减少。

壮年劳动力出去打工了,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在家。

后面,农村就只剩下老人。

春井镇大部分的人,都是进入到春井坊酒业上班,人口流逝情况还真的不大。

当然了,春井镇的农村,人口也是减少了的。

聚集到镇上来了。

镇子上还是很热闹的,组织了各种的活动,在广场上面还有表演。

杂技、唱曲……

陈元庆看着镇上的热闹,嘴角不由的露出笑意来。

挺有成就感的。

春井镇因春井坊酒业而出现,而春井坊酒业是陈元庆一手弄出来的。

陈元庆:“爸还挺是厉害的,今天居然让周明昊他妈也是来了。”

今天老丈人请团年,陈元庆他们自然是过去了。

然后没有想到,周弘亮把唐彩凤也给叫了来一起吃饭。

周楚欣面上没有说什么,甚至还叫了一声唐姨。

但中午吃了饭,周楚欣也没有多待,直接拉着陈元庆闪人。

周楚欣白了眼陈元庆:“你更厉害!”

陈元庆轻咳上一声:“我跟爸比起来,还是差点,他是老当益壮。”

周楚欣在陈元庆腰上捏了一下:“你是不是也想要七老八十的时候,找个二十岁的小姑娘啊?”

“这不会。”

陈元庆都没有活到过七老八十,谁知道以后什么样子。

周楚欣悠悠的道:“你现在当然说不会了,因为我们对你还有吸引力。等到我和我妹人老色衰,身材走样,你可就碰都不碰我们一下了。”

周楚欣今天私下里找机会和吴明凤单独聊了下,主要是过问吴明凤平日里的生活情况。

吴明凤倒是过得自在,对于周弘亮根本就不管。

现在,她和周弘亮就只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的“室友”。

分房睡的。

平日里,吴明凤就种种菜,太阳晒了,就待在家里面看电视或者听曲。

平时也有老姐妹来家里,一起坐着聊聊天。

陈元庆揽着周楚欣的腰肢,笑道:“就这么的对自己一直美下去没有信心啊?”

周楚欣:“我当然对自己有信心,是对你没有。”

周楚欣平日里是一点夜都不熬的,注重保养和运动,外加上也没有什么烦心事,所以状态特别好,显年轻。

美女都是养出来的。

陈元庆对此还真的没法进行反驳。

“陈董!”

陈元庆:“张镇长!你这是出来与民同乐啊?”

张柳平,春井镇去年刚是上任的镇长,才三十刚出头,在整个里江来讲都是年轻有为的干部。

现在高水县有着一个传统,要培养一名干部,就先派其到春井镇担任负责人。

陈元庆对于镇上的领导更替频繁,也是不想要去过多说上些什么。

张柳平:“今天可不是来工作的,是陪着老婆孩子一起来逛逛。”

陈元庆目光看向张柳平的老婆孩子,笑着打了个招呼。

张柳平的老婆化了妆,看起来倒是漂亮,个子大概一米六的样子,胸脯鼓鼓囊囊的。

没盯着多看,倒是在小朋友身上多看了两眼,因为羽绒服的里面,穿着的明显是春井小学的校服。

别问陈元庆为什么一眼就看出来的。

因为陈佳楠她们的校服也是这。

春井中学和北辰中学是全面合作的关系,除了在教学上面,在校服采购上面也是一样的。

同年级的学生,采购同样的校服。

这样子,可以和服装厂议价的时候有更高的议价权。

采购500件和采购1000件,在价格上面肯定有区别的。

甚至,服装厂有的时候,还能够成本价出单。

当然了,这得要服装厂生意不好的时候,为了保持厂子继续的运转。

不赚钱没有关系,工人的工资发得下去,队伍稳住,就能等到赚钱的时候。

春井镇的教育水平,可不是高水县第一,而是整个里江市都排名前三的存在。

说第一,怕显得太骄傲了。

所以,县里面有不少领导子女将孩子送到了春井中学就读。

也因为此,春井中学又是拿到了更多的财政拨款。

“现在镇上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面来讲,已经是发展到了颈瓶。我这镇长当的,压力是特别的大。这段时间,一直都在想,要怎么在现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陈元庆瞅了眼张柳平鬓角的白发,这的确是压力挺大。

也可能是遗传的!

陈元庆见过十几岁的少年,已经有很多白发的。

少白头,何以愁?学业压力是源头!

陈元庆:“春井镇是一个内陆小镇。发展的潜力,本就是有限。张镇长倒是也不必太是逼迫自己,何不换上一个方向,将精力更多的投入到民生领域,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

“加大民生领域的投资,我们已经是在做了。比如说,我们对镇里农村危房进行统计,给补贴进行危房改造。”

“针对低保户、孤寡老人,我们也有专门的救助。”

陈元庆:“在整个华国来讲,也就华西村能够和春井镇来比比了。”

“和华西村比我们是不想的。”

华西村现在可是走上了神坛,号称天下第一村。

本质上来讲,就是村子变成了企业,大家是股东。

春井镇的话,可不是春井坊酒业的股东。

过去这些年,股东们从春井坊酒业获得了不少分红。

有人将钱给存在银行。

但更多的人,是拿去进行各种投资了。

像是春井镇上的门面,很多就他们持有的。

“陈董,我有一个想法,你帮忙参谋上一下。”

陈元庆:“你说!”

“现在春井中学,名气是很大,除了招收县里的学生,还招收外县的。甚至外市的学生,也来春井中学求学。”

“但春井中学的学位名额有限。”

之前的时候,陈元庆对春井中学班级学生过多很不满意,觉得影响了春井中学的教学质量。

所以,春井中学在压低每个班的学生人数。

一个班就四十个学生。

另外,就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大幅度降低,一名教师正常就上两个班的课。

“而又是有很多的家长想要送学生到春井中学就读。所以,镇里面想对春井中学进行扩建。”

陈元庆:“春井中学附近没有地了吧?”

“镇里是打算将初中部和小学部单独的修建校区。这样,高中部就能够有更多的教室。”

有了教室,就能扩招学生。

至于说老师?

春井中学的待遇好,可是有很多的教师想要来。

反正全县的教师,都想要来春井中学。

可春井中学在对教师的要求上面很严格。

不仅仅要看学历,还要看教学成绩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