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产业链的一环(2 / 2)
几次下来,就会坚持不住的,被市场所淘汰。
一个行业里面有十几家大企业,还有无数小企业,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很多企业,就是这样子不断丢失市场,然后消失掉了。
企业竞争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想要活下来,就得要不断的力争上游。
任何的落后,都是不可接受的。
意味着,随时都可能死掉。
即使行业第一了,也并不是高枕无忧。
陈元庆一下子就对上了。
京东方的确是通过收购现代集团旗下的液晶面板业务从而进入到液晶面板领域。
说起来,京东方对于液晶面板的追求,还是挺早的。
1993年的时候就成立了液晶面板预研小组。
当然了,这预研小组说明不了什么东西。
技术路线很多时候就是一场押宝,押对了吃香喝辣,押错了就输了裤衩回不了家。
之前的时候,京东方和某家小日子的企业谈过在国内合资建液晶面板生产线的可能性。
但没有成。
传言说,小日子内部有人反对。
“对。其还欠渝州微电2000万美元的设备款。”
为了将面板光刻机卖出去,渝州微电也是费足了心思。
价格上面比起国外同类产品要更加低,一台便宜上百分之二三十,对于液晶面板生产厂家来讲,就节约上不少生产线建设成本。
价格低了,在质量上面得要保证啊!
渝州微电保证是提供售后服务,而且还是免费。
像是在南韩,渝州微电就设立了专门的售后服务中心,长期派驻了工程师在那边。
渝州微电还使出了一个杀手锏,就是可以先货后款。
当然了,在一定期限内未付款,就要开始算利息了。
可以接受一次性付清,也可以分期付款。
这样子一来,渝州微电的销售倒是上去了,但自身的资金压力就变得有点大。
但还好渝州微电的背后有北辰集团进行支持。
资金压力大但也是能够坚持。
陈元庆不由的挑了挑眉:“HYDIS欠着我们2000万美元的设备款,京东方那边知道吗?”
“这个,他们应该还不知道。”
陈元庆:“将这个事情告诉他们。另外,我们在背后推动一下这个事情尽快的落地。”
和国外的企业进行合作,陈元庆总是有着些担心。
国内一些企业,很“迷信”于外国的产品设备。
但也是有很多企业,采购国产设备。
和这类企业结成同盟,助力其发展。
京东方进入到液晶面板领域,在未来可是一路成长,是全球液晶面板巨头之一。
有很长一段时间,华国在半导体行业是缺芯少屏。
就是京东方解决了屏幕问题。
至于说芯片,现在陈元庆只能够寄希望于华辰半导体和华芯国际。
华芯国际的150纳米制程工艺已经是相当的成熟,可以进行大规模的量产,在全球范围内敞开了接单。
在130纳米制程工艺上面,已经是实现了小规模量产,但在合格率上面还比较低,正在想办法进行解决。
无法向市场提供代工服务,但给华辰半导体提供代工服务是没有问题的。
主要是用于超级计算机芯片上的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