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重生那年1985 > 第786章 名气盛

第786章 名气盛(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半导体产业链在现在来讲,除了光刻机因为在技术上面还处于一个追赶期,研发投入比较大所以造成亏损外,其他企业倒是发展得都不错。

像是华辰半导体,更是在前期直接借鸡生蛋,先把市场给牢牢的占住了。

只要有了市场,那就将会拥有一切!

在PC芯片上面,华辰半导体也是推出了一些芯片,但在市场上面占有率并不高,看上去好像并没有在这方面进行过多发力的样子。

华辰半导体的PC芯片并不是用的X86架构。

至于说去找iter和ADM要X86架构的授权?

这不明摆着司马昭之心嘛,显然不行的。

芯片架构有着好几种,不同的芯片架构都是有着优缺点。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不同架构的芯片适合应用的场景也有着不同。

像是ARM架构,就具有低功耗、低成本的特点,就特别适合在移动设备上面使用。

陈元庆是希望华辰半导体能够搞出来一个自己的架构。

能够拥有以下特性,比如说模块化,极简,可拓展。

高性能、低能耗?

这基本上合不到一起。

追求高性能,那么肯定在能耗上面会增加。

就像是强壮一般是和身高马大在一起的,灵活度上面肯定会下降。

灵活的胖子?

再是灵活的胖子,能够比得上灵活的瘦子吗?

华辰半导体发展得极好,但更加让人惊喜的,是众多半导体设计公司的崛起。

在细分市场上面,它们占据了不小的市场。

不少企业,还是华辰半导体出去的人员创建的。

陈元庆对于职工辞职出去创业,是极其支持的。

散如满天星!

星光布满夜空,是一件很漂亮的事情。

说完半导体之后,接下来是说到西南理工。

西南理工在北辰集团的体系当中属于很特殊的存在。

看似游离在体系外,但又是体系的核心。

在去年,北辰集团向西南理工投入了161.7亿元。

其中40亿是用于基础研究。

其余是用于应用技术的研究。

每年这么多钱投入进去,西南理工也是给出了相当高的回报。

有些帐,现在是有点不好算。

或者说,是根本就算不清楚。

比如说西南理工的研发成本和北辰集团自身的研发成本,倒是差距有多高?

这就很难是用数据来衡量。

西南理工是一个智力宝库。

有着大量天赋奇高的学生。

特别是研究生。

研究生已经能够做上一些简单的研究工作了。

西南理工的收入,自然不仅仅只是来源于北辰集团。

西南理工现在有着68706名学生,分为六大学院。

除了理学院和信息与工程学院之外,其他三个学院都是偏向文科的。

人文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以及艺术学院加起来是近4万名学生。

剩下才是理工科的。

理工本科有12410人,硕士生11080人,博士生5189人。

除了学生之外,就是教职工了。

人数是相当之庞大的。

有两万六千多人。

其中教授有3614人。

在全国高校当中,西南理工的教授数量算是最为多的。

全部都是在学术上做出了重要成绩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