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黄鹤一曲千年约——辛氏酒馆与云上仙(2 / 2)
笛声骤起,黄鹤从楼顶振翅高飞。道士踏着鹤背,衣袂与云霞交融,渐行渐远。辛文远追至江边,只见黄鹤化作金光投入江心,道士的背影消失在苍茫暮色中。他恍然惊觉,楼中那幅黄鹤图竟已无影无踪,唯余半阙残诗:
“鹤去楼空江自流,千年烟雨锁蛇丘。
莫问仙人何处去,一樽浊酒祭春秋。”
岁月如梭,黄鹤楼历经战火与风雨,却始终屹立不倒。辛文远的后人继承家业,将酒馆改为书斋,楼中藏书万卷,成为文人雅士聚集之地。每逢中秋,文人墨客便会登楼赋诗,传颂着辛氏与仙人的传说。
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时,见江天浩渺、楼影孤绝,写下千古名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李白读罢,抚掌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自此,黄鹤楼之名传遍天下,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图腾。
而那支玉笛,传说被道士投入长江,化为江底明珠。每当月圆之夜,明珠便会浮出水面,与黄鹤楼遥相辉映,守护着这座千年古楼与人间烟火。
如今,黄鹤楼矗立在长江之畔,飞檐如鹤欲翔。游客们仰望楼阁,总能在某个角落,听见隐约的笛声与鹤鸣。那是辛文远与仙人的千年之约,亦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