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喝茶(3)(2 / 2)
老赵却没有理杨国庆。看到任老师的微表情,心中就明白了她此刻肯定有为难之处。于是,对着马大夫说道:“我今天真的去不成!要是再这么在外头瞎晃悠,你嫂子非得跟我急眼不可,说不定啊,直接把我给扫地出门喽!”
听到这话,马大夫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边笑还边打趣道:“哎呀呀,赵哥您这可真是说笑了!像您这样既有医保又有退休金的大叔,那可是香饽饽金蛋蛋!现在好多单身女士都眼巴巴地想找一个像您这样条件的呢!要是嫂子不要你了,恐怕抢你的人排一长溜。”说着,还故意朝任老师那边瞟了一眼。
老赵嘿嘿一笑道:“嗨哟,我都这把年纪了,半截身子都快入土了,就算有人抢,难道就不怕烫着手吗?抢一个浑身是病的老头不嫌麻烦?不过,国庆啊,任老师这事儿既然我已经知道了,那我肯定会尽最大努力帮忙的。只是人老言微,能不能办成,我打不了包票。我先走,得赶紧回家去带孙子,我家老婆子还要照顾她老妈,我要是再不回去搭把手,估计她们吃口热乎饭都难!真是不好意思,先走一步,你们二位在这里多坐一会儿。”
说完,老赵不管杨国庆和二位女士挽留,依然态度坚决地告辞了。其实,说家里人吃不上饭纯粹就是个借口罢了。虽说老周的母亲坐着轮椅行动不便,但老人家头脑清醒着呢,一点儿也不糊涂;外孙虽然年龄尚小,却是人小心灵,大人的话还是能听明白。只不过,自己不在家,老周比较忙碌一些而已。
实际上,老赵之所以如此坚持地离开,真正的原因是他着实不愿意再一块儿吃饭了。这种有目的的饭局,饭好吃,也不好吃,请吃的人满怀期待,组局的人儿崽买爷田不心痛,陪吃的人还挑三拣四,而吃请的那个人就难受了,吃不吃吃到什么程度,办不办办到什么程度之类想法就会在心里翻腾……老赵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无非是任老师掏钱、马大夫卖萌,杨国庆打着自己的旗号得实惠而已。杨国庆不按常理出牌,老赵心里就有那么一股气憋着,横竖都顺不下去。
只是一年没见面,老赵感觉他明显变了,以前两个人轻易不说事,以为相互能帮忙的事,真的很简单,就是一个说一个嗯一声的事,哪怕是不合规合理,都会全力以赴,不打推辞,能打的擦边球会尽量打,但那都是情分,从来没牵扯过利益。可这次不仅变着花样让老赵出手,还用钱来说事,还说的那么理直气壮的。老赵是缺钱,可他缺这个伤害友谊的钱吗?这种算准了的拿捏让老赵很不舒服。
还有就是马大夫,好像长的漂亮活的潇洒似的。不过就是一个离异的女人而已。按杨国庆的说法,连A6都算不上甚至就是个老广本,有什么值得傲娇的?不过各怀心态的逢场作戏罢了,等着让杨国庆去娶他,无异于与虎谋皮,打死老赵都不会相信,杨国庆会抛弃老婆娶她进门,这把年龄的男人,除非是脑袋让马户踢肿了,才会去干替别人种地浇水上磨拉套还交智力税的事情。当然,老赵没有评价和指点的想法,只是不喜欢和这种想处处闪光的心机女人打交道而已。
而任老师明显就是一个老年傻白甜,让人卖了还帮着数钱那种。什么世道了,还想着花钱托关系。对于收钱的人,少了,肯定不愿去冒这个风险。多了,且不说能否负担的起,你敢吗?大学毕业的孩子,满打满算工作三十来年,在西北,月收入超过五千的就是好单位,你一下送出去十万八万的,还不如让他啃几年老……看似精明的一个女人,怎么这么不长脑子呢?
……
老赵就这样胡思乱想着向家里走着。
太阳欲落未落,寒风早已吹起,路上没有几个行人,稀稀拉拉的几个人都裹着羽绒服,步履匆匆。老赵却把棉衣拉链拉到脖子
先是打给自己的下属华能G市公司的刘总,问了一下任老师孩子的情况。然后,想了半天,给任老师发了个信息,却是一张图片:一个发光的白炽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