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新的规则(1 / 2)
市委书记杨国涛和港务局局长马文涛正低声交谈,省国资委副主任陈明则正襟危坐、神情严肃地望着台下的众人。
张玉龙代表的是华远(国际)物流集团海连分公司,早早地就与杜娟和其他两名团队成员进场落座。他今天穿着一身笔挺的银灰色西装,此时的目光显得锐利而沉稳。
桌上的文件是华远集团对丹江港的详细运营规划,甚至还包括了未来五年的扩建方案。
“您是代表华远集团的张总吧?来得真早啊。”旁边坐席上的代表笑着起身打招呼。“我是北江航运的徐大江。”
张玉龙也起身和他握手,脸上微微一笑:“您好,徐总,我是张玉龙。不早不行啊,这么大的项目,可不敢怠慢。”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孙明带着孙骏和公司的财务总监、法务总监大步走了进来。他们是踩着钟点到场的,应该是要刻意彰显本地龙头的气势。
刚进入会场,孙明心里暗暗吃惊。杨国涛昨晚还说,这次招标会是由市政府和港务局组织八家企业的小范围招标,现在怎么搞成这么大的阵仗?
他扫视一圈,目光在其他几家竞标企业代表身上停留了片刻,随即走向孙氏集团的席位。
孙明四人落座后,台上的杨国涛微微颔首,与他交流了一下眼神。而陈明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多余的反应。
在此之前,孙明原本胸有成竹。昨晚,他特意为今天的竞标给杨国涛又打了个电话,俩人最后确认了一下流程。然后和港务局马局长放松地喝了一顿花酒,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马文涛会在评分环节暗示专家评委,给孙氏集团打一个“刚刚好”的分数——不需要太高,只要比第二名多零点几分就行。
上午9点整,招标会议正式开始。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主席台上。市委书记杨国涛清了清嗓音,对着身前的麦克风缓缓开口:\"同志们,今天是我们丹江港改制的重要日子。\"
杨国涛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礼堂,\"作为我市最大的国有企业,丹江港承载着几代人的心血。但近年来,受体制机制限制,港口发展遇到了瓶颈。\"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台下八家竞标企业的代表:\"这次改制,我们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引入社会资本,盘活港口资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就在这时,礼堂侧门突然被推开。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只见一行十余人列队而入,为首的是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身后跟着几位穿着正装的干部和专家模样的人。
杨国涛的讲话戛然而止,脸上闪过一丝错愕。他下意识地看向陈明,却发现这位省国资委副主任已经站起身来,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微笑。
陈明轻轻拍了拍杨国涛的肩膀:\"杨书记,请允许我介绍一下。\"
他目光转向全场开口说道:\"这位是省国企改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建军同志,这位是省纪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李国强同志,还有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的各位同志。\"
杨国涛的脸色变了又变,但很快恢复了镇定:\"欢迎省里各位领导莅临指导。\"他的声音有些发紧,\"我们丹江港的改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