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文娱大佬竟是金融巨鳄 > 第128章 三百万销量的逆袭

第128章 三百万销量的逆袭(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田甜被说的耳垂红透。

“表姐,他那么优秀……追他的女孩子肯定多得很,又有楚若琳那样光彩照人的在身边……我……”

话未说完,她见到表姐那眼底的迷离与羞涩,与自己如出一辙。

“表姐,那你呢”

林老师嗔道:“乱说什么!我可是他老师,比他大着好几岁呢。”

……

顾俊辉因昨晚跟进警方行动,睡得太晚,醒来时已是八点。

八点二十分,他匆忙赶到三楼,周老师将备好的早餐递来。

保温桶里装着温热的鸡蛋、浓稠的稀饭,还有一碟爽口咸菜。

顾俊辉确实有点饿了,接过早餐便快速吃起来。

“慢点吃,别噎着,没人跟你抢。”

他嘴里塞着鸡蛋,含糊不清地说:“太好吃了!这味道,有家的感觉。

谢谢你,周老师!”

林老师笑着摇头:“你该谢田甜,她一大早就起来忙活做早餐,我也就是帮着打包而已。”

顾俊辉感慨道:“田甜能说会道、工作上业绩出色,还能吃苦,做家务这么拿手!”

林老师想到昨晚撮合表妹的事,顺势说道:“是啊,我作为女人,都觉得表妹特别优秀。”

“以田甜的能力,我都想把她招到公司来。”

林老师眼睛一亮,追问:“真的啊那你想让田甜做什么”

顾俊辉想着田甜这么细心,若能做生活秘书,在身边既能照顾事务,还很养眼。

要是做工作秘书的话,稍微深造也能胜任,不过这些想法还没完全成型。

便笑着说:“具体还得看她意向,以她的悟性,做什么都能做好。”

林老师笑着道:“那我晚上就和田甜说,你想把她招到公司去,保准她乐坏!”

顾俊辉点头应下。

林老师想着若把田甜招进顾俊辉公司,那与他接触的机会便多了,撮合两人的事也更有盼头。

她眉眼含笑,“今早新闻都报道你们公司协助警方的行动了,阵仗可真大!”

“这么快就上新闻了”

“那可不!”周老师语气带着惊叹,“出动这么多警车,还有你们公司豪掷2000万的专项基金,想不引人注意都难!”

林老师忍不住追问:“唱片行业这么赚钱吗你们一出手就是2000万!”

顾俊辉解释道:“单靠楚若琳这一张唱片,就算卖个400万张、500万张,刨去成本也赚不到2000万。

但这笔投入的意义不在当下赚钱。少一些盗版,这张唱片就能打破更多销售记录,对公司和若琳的长远发展来说,知名度提升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而且通过这次合作,也能和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建立良好关系,为公司后续发展铺路。

毕竟公司不只有唱片业务,未来在影视等领域也有布局。”

“可打击盗版是个社会难题,单靠你们一个公司,恐怕改变不了整个行业生态吧”

“事在人为!我打算以公司为标杆,连续五年,每年投入2000万,总共一个亿。

重奖举报人、加大宣传,推动打击盗版和版权保护。

就算别的公司不效仿,也要让那些盗版商以后对辉远传媒的作品,不敢轻易下手!”

“五年一个亿!”林老师瞳孔收缩,先前2000万带来的震撼还未消退呢。

眼前这个大一学生,竟轻描淡写说出如此庞大的计划。

她意识到对自己这个学生的认知还是太浅薄了。

想到表妹若真进了这样的公司,未来发展必定会极好。

而自己呢

虽研究生毕业,现顶着大学教师的光环,可每月不到1000块的工资,除去房租等生活费用就所剩无几了。

那句“你们公司有适合我的岗位吗”在嘴边打转,最终还是被身为老师的矜持压了下去。

……

永盛电子厂的突击行动如巨石投入深潭,在舆论场激起千层浪。

从地方台到央视新闻联播,各级媒体争相报道,事件热度持续攀升。

尤其是辉远传媒重奖举报人的画面,成为舆论焦点——镜头里,戴总将印有“十万元整”的巨额现金支票郑重交给举报人阿伟。

为保护安全,阿伟戴着鸭舌帽与墨镜,面部做了模糊处理。

更令人瞩目的是,戴总当场向阿伟抛出橄榄枝。

“阿伟先生展现出的正义感令人钦佩,辉远传媒诚挚邀请你加入,共同守护正版市场。”

在1996年,全国职工年均工资仅六千多元,这笔十万元奖金本就相当于普通人十几、二十年的收入。

如今附带的入职机会,更是让无数人眼热。

消息传开后,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报刊亭前挤满争相购买报道此事报纸的市民。

茶馆里,有人感叹:“乖乖,举报个盗版不仅能拿这么多钱,还能进大公司工作

看来以后得留点心眼!”

盗版产业链相关人员就人心惶惶了。

莞城一家地下工厂老板攥着报纸,急忙吩咐手下:“都给我小心点!

辉远那2000万基金可不是闹着玩的,以后带‘辉远’标的东西,碰都别碰!”

而文化市场管理部门的热线电话几乎被打爆,不少群众跃跃欲试,咨询举报流程与奖励细则。

这场风波中,辉远传媒的名字彻底打响。

戴总接受采访时那句“让盗版成为高风险生意”的宣言,被各大媒体反复引用。

甚至有经济学家在专栏文章中评价:“辉远以雷霆手段撕开盗版市场缺口,其‘重赏+吸纳人才’的组合拳,或将重塑行业生态。”

辉远传媒趁热打铁,将舆论热度化作销售东风。

楚若琳的唱片销量在突击行动后迎来爆发式增长——1月13日星期一,专辑仅售出7.8万张。

14日新闻曝光后,销量直接飙升70%,达到13.2万张。

到了15日,随着电视、报纸等媒体全方位报道,当日一举突破15.7万张。

顾俊辉抓住这波热潮,授意戴总在媒体面前透露重磅消息。

“为回馈大众对正版的支持,辉远传媒决定未来五年,每年投入2000万专项资金用于知识产权保护与打击盗版。

这笔资金不仅用于奖励举报人,还将联合执法部门溯源打击盗版产业链。”

同时,报道中还提到,辉远传媒的股东已达成共识,无论市场如何变化,都将确保至少一个亿的投入,势要在版权保护领域树立行业标杆。

这一消息又迅速登上各大媒体头版,财经杂志甚至专题分析辉远的“舆论-资金”双驱动策略。

市民议论:“难怪人家公司能做大,敢拿真金白银砸市场!”

而在辉远传媒豪掷亿元打击盗版的消息刺激下,楚若琳唱片的销量持续飙升,民众对正版音乐的热情被彻底点燃。

1月16日,销量一举跃至19.3万张;17日稳步增长,达到19.6万张。

18日周六,销售热潮更是达到顶峰,单日售出23.7万张;19日虽稍有回落,仍有21.9万张。

从1月13日至19日这一周,专辑的总销量为120.2万张。

加上前两周累计的195.6万张,三周时间内,楚若琳专辑的总销量已高达315.8万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