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全民转职:我,唯一神级职业 > 第482章 没人点灯,灯自己亮了

第482章 没人点灯,灯自己亮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正是陈阿婆在弥留之际,反复提及却又模糊不清的梦中场景。

林逸的手微微颤抖。

他终于明白了。

某些生命体,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悄然进化成了记忆的“活体载体”。

它们不再需要听夜者的引导,不再需要静灯站的能量,它们能通过环境中那些最细微的、饱含情感的痕迹,自主地、完整地重构出那些被遗忘的路径。

他立刻启动了“菌引计划”。

在城中九处最关键的历史断点——包括被炸毁的钟楼、废弃的战地医院、最后的防空洞入口——他秘密埋下了九块特制的陶片。

陶片由混有记忆尘埃的泥土烧制而成,表面用几乎不可见的荧光材料,刻画了微弱的听夜者符号。

第三天深夜,奇迹降临。

监测系统显示,所有九块陶片表面,都如期生出了灿烂的菌丝光网。

这些光网破土而出,沿着地下的能量流向,自动连接,最终竟汇成了一条横贯旧城区的、完整的黄金时代大撤退路线图。

然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还在后面。

在其中一处光网的末端,也就是当年难民们最终的集结点,红外摄像头捕捉到了一群野猫。

它们似乎被光网吸引而来,围成一圈,轮番用前爪轻轻拍打着地面。

那拍打的节奏,沉稳而富有韵律,经过声波分析比对,正是那首在战时幸存者中口口相传的民谣——《归乡调》。

消息传到了养老院。

陈阿婆在听闻菌丝能够生光显影后,颤巍巍地从床底捧出一罐封存了几十年的陈年米酒。

她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那时候,前线的伤员没水喝,医疗兵就把布用酒浸湿了,让他们舔一舔,吊着一口气。”

她坚持要将这罐酒,洒在养老院那条“无名径”的起点。

林逸没有阻止。

当琥珀色的酒液渗入泥土,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当夜,惊人的一幕发生了。

菌丝仿佛闻到了故人的气息,自那片酒渍中疯狂萌发,它们没有沿着地面蔓延,而是攀上了墙根,迅速缠绕住了一株墙角野生的、名为“墙语花”的植物。

菌丝的光与墙语花自带的微光交汇、融合,两股不同生命的光流纠缠升腾,最终在半空中,投射出数十个模糊却温暖的身影。

他们看不清面容,却能看到一只只手,正小心翼翼地向前传递着一块块湿润的布。

那一刻,养老院的中央监控室里,七位曾经参与过战时护理、如今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各自的房间里,几乎同时缓缓抬起了手臂,做出一个向前接物的姿势。

他们的脸上,是梦呓般的安详。

林逸再次巡视至麦芽地遗址。

这里的景象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

新生的墙语花根部,那些银白的菌丝,已经与深埋地下的地脉光丝彻底融为一体。

当地脉的能量如潮汐般流动时,菌丝的光芒也随之脉动,犹如整片大地在进行一次深长而规律的呼吸。

他取出那枚晶莹剔透的透明麦穗,缓缓将其触向地面。

就在接触的瞬间,麦穗中那细微的脚步声,突然变得极轻、极远,取而代之的,是菌丝在地下蔓延时发出的、细若游丝的噼啪声,像是亿万个神经元在同时传递信息。

片刻之后,一个无法用科学解释的景象出现了。

整片麦芽地遗址,所有墙语花顶端凝聚的光点虚影,在同一时刻,齐刷刷地转向了林逸所在的方向。

它们静静地“注视”着他,整整三秒。

随即,所有光芒,如被一只无形的手抚过,集体熄灭。

那是一种无声的宣告,清晰、决绝,仿佛在对他说:“你不用再来了。”

他缓缓收起麦穗,心中涌起的不是失落,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

他对着沉寂的夜空,低声下达了最后的指令:“拆除全城所有剩余的静灯站,仅保留‘无名径’路标。其余的,交由自然与人,自决。”

旧的秩序正在瓦解,而新的规则,才刚刚在这座苏醒的城市上空,写下第一个无人能解的字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