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纳米惊魂后:权臣构陷与太后垂帘的双重绞杀(2 / 2)
高湛凯旋而归,整个京城张灯结彩,百姓们夹道欢迎。陆真身着盛装,与高演一同出城迎接。高湛远远看到陆真,眼中满是深情与思念。他快步走到陆真面前,紧紧握住她的手:“阿真,我回来了。”陆真眼中含泪,微笑着点头:“欢迎回来,阿湛。”
然而,他们还来不及享受重逢的喜悦,朝堂之上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些大臣因不满陆真参与朝政,联合起来向高演进谏,要求限制陆真的权力。为首的是吏部尚书赵大人,他在朝堂上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陆真虽有才华,但其身为女子,屡屡干涉朝政,实在有违祖制。自古以来,女子不得干政,这是我朝历代相传的规矩,还望陛下三思。”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一时之间,朝堂上议论纷纷。高演皱着眉头,没有立刻表态。他深知陆真的能力,在这段时间里,陆真为北齐出谋划策,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大臣们的话也并非毫无道理,祖制不可轻易违背,他一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陆真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指责,神色平静。待众人说完,她向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说道:“各位大人,陆真明白你们的担忧。但如今北齐内忧外患,边境战事虽暂时平息,可陈国怎会善罢甘休?国内民生也亟待恢复,在这关键时刻,若因男女之别而限制有用之人,岂不是因小失大?陆真从未有过篡权之心,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北齐的江山社稷,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
高湛听着陆真的话,心中满是骄傲。他也上前说道:“皇兄,陆真所言极是。她为了北齐,不顾自身安危,多次出谋划策,化解危机。若没有她,此次边境战事也不会如此顺利。我认为,不应因她是女子就否定她的贡献。”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一直沉默的萧唤云开口了:“陛下,各位大人,臣妾认为陆真姑娘确实有过人之处。她虽参与朝政,但从未有过越矩之举,反而为朝廷解决了不少难题。如今局势动荡,用人之际,不妨给她一个机会,让她继续辅佐陛下和王爷。若她日后有不轨行为,再加以惩处也不迟。”萧唤云的话让众人都吃了一惊,没想到一向与陆真有些嫌隙的她,竟会为陆真说话。
高演思索片刻,觉得萧唤云的提议也有道理。他最终决定,暂时不限制陆真的权力,但让她只参与一些机密事务的商讨,不得在朝堂上公开议政。陆真明白,这已经是高演所能做出的最大让步,她谢恩后,退到一旁。
然而,这件事并没有就此结束。那些反对陆真的大臣们心中不满,他们暗中勾结,打算寻找机会再次弹劾陆真,甚至想要设计陷害她,让她彻底失去高演和高湛的信任。
陆真也察觉到了这些暗流涌动,但她没有退缩。她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为了北齐,为了高湛,她必须坚强地面对一切挑战。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更加小心谨慎,一方面继续为北齐的发展出谋划策,另一方面也时刻警惕着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的阴谋。
与此同时,高湛为了巩固陆真的地位,也在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他拉拢了一些年轻有为、思想开明的大臣,与他们商议如何推动北齐的改革和发展,以增强国力。这些大臣们逐渐成为了陆真和高湛在朝堂上的有力支持。
而边境那边,陈国虽然暂时退兵,但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寻找再次进犯的机会。他们还派人在北齐境内散布谣言,煽动民心,企图制造内乱。陆真和高湛等人得知后,又开始忙于应对这些外部威胁,一场新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陆真垂眸思索着朝堂上的种种刁难,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案几边缘,忽的想起前日在御花园瞥见的那抹熟悉身影——娄太后身边的贴身嬷嬷鬼鬼祟祟与赵大人交谈。寒意顺着脊梁骨窜上后颈,她豁然起身:“原来如此!这定是娄太后的把戏,故意借赵大人之口针对我和阿湛!”
夜色深沉,陆真在烛火下铺开密报。娄太后自高演亲政后便退居幕后,表面上吃斋念佛,实则暗中维系着娄氏旧部。她深知,陆真与高湛日益增长的威望不仅威胁着后宫势力,更可能动摇娄氏在朝堂的根基。赵大人作为娄太后的远房表亲,此番跳出来弹劾,分明是受人指使。
“阿湛,娄太后绝不会善罢甘休。”陆真将密信递给匆匆赶来的高湛,烛火在她眼底映出锐利的光,“她既敢在边境初定之时发难,怕是早已勾结好朝中党羽,下一步,恐怕要对支持我们的大臣下手。”
高湛攥紧拳头,骨节泛白:“当年皇兄登基,娄太后就妄图垂帘听政。如今见你我势力渐长,自然视我们为眼中钉。”他忽地握住陆真的手,“你先不要涉险,我去联络沈嘉彦,让他暗中调查娄氏党羽名单。”
陆真却反手扣住他的手腕,摇头道:“来不及了。赵大人既已打头阵,明日朝堂定会有更多弹劾奏章。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她目光扫过墙上的舆图,“娄太后最在意的,是娄氏满门的荣华。只要能抓住娄氏贪污受贿、私囤军械的证据,就能彻底扳倒她。”
窗外惊雷炸响,暴雨倾盆而下。陆真与高湛在雨声中低声谋划,全然不知,娄太后宫中亦是灯火通明。老谋深算的妇人转动着佛珠,嘴角勾起阴鸷的笑:“陆真,哀家倒要看看,你这颗眼中钉,还能蹦跶几日......”
陆真捏着弹劾奏章的指尖微微发颤,案头烛火明明晃晃地照着,却驱不散她心底泛起的寒意。望着奏章上那些颠倒黑白的指控,她脑海中突然闪过娄昭君在太后寿宴上,端坐在凤椅上俯瞰群臣的模样——那双浑浊却阴鸷的眼睛,与史书中记载的武则天图谋掌权时的眼神如出一辙。
“好个娄昭君,这是要学武则天垂帘听政!”陆真猛地将奏章拍在桌上,宣纸被震得簌簌作响。她想起近日来,娄氏一族在朝堂越发跋扈,原本该由高演批阅的奏折,总会莫名出现在太后宫中,种种迹象串联起来,俨然是要将皇权攥入手中。
夜色渐深,陆真在书房来回踱步。武则天以周代唐的历史她再熟悉不过,娄昭君如今扶持党羽、打压异己的手段,分明是在效仿武则天架空皇权的第一步。“绝不能让她得逞!”陆真突然停住脚步,眼中燃起斗志。她深知,娄昭君若成功,不仅北齐将陷入动荡,高湛和高演也将性命难保。
正思索间,高湛匆匆赶来。陆真迎上前,压低声音道:“阿湛,娄昭君野心昭然若揭,她想学武则天把持朝政!如今她借赵大人之手打压我,不过是想先除去你的左膀右臂,再对皇族动手。”高湛脸色瞬间阴沉,他握紧腰间佩剑:“没想到她隐忍这么久,竟打的是这个主意!”
陆真铺开舆图,指尖重重按在标注着娄氏势力的区域:“当务之急,我们要切断她与朝堂党羽的联系。我已让沈嘉彦暗中调查娄氏贪污的证据,只要拿到实据,就能在朝堂上揭穿她的阴谋。”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高湛,“阿湛,这次我们不仅是为自己而战,更是为了北齐的江山和百姓。”
与此同时,太后宫中烛火摇曳。娄昭君轻抚着凤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陆真,哀家倒要看看,你能如何阻拦这天下大势。”窗外,乌云蔽月,一场关乎北齐命运的较量,正在暗处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