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 第647章 倭人跪我称大圣贤

第647章 倭人跪我称大圣贤(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句句吹捧、奉承的话语如同千层海浪,浪浪高过前浪,在这海岸线处夹杂着呼啸的浪花冲击声,场面何其壮观,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我的个乖奶奶。”

汤鼎瞧见这一幕,被震撼得都快跪服了,“秦王殿下这手笔也太大了。”

常升抿了抿嘴唇,微凝般的目光扫过眼前众人,最终停留在秦王世子朱尚炳和左相郑九成身上,回忆着之前大明日报上的内容,十拿九稳地开口:“或许此事并非是秦王殿下所为。”

“秦王殿下如今身在美洲北部,所以此事当是世子殿下和这位左相郑大人一手安排。”

傅忠、耿濬两人微微点头。

余下的一众武将勋贵、二世祖跳下军舰,通过敞亮的过道,一个个登上附近的海岸码头。

四处礁石林立,但多为石制建筑,码头布置规整。

水师兵卒在四处警戒,手里拿着火铳不断巡逻;更远之处,能清晰看见一座座修筑的堡垒和炮台,随时随地都能对登陆秦国海关的敌人展开一轮又一轮猛烈且火力集中的攻击。

这些武将勋贵、二世祖们都在国子监进过学,之前也在大明军校待过一段时日,所以对于这些火器、大炮还有堡垒修建等军事建筑都有着不少了解。

哪怕陆羽不提,一个个看向四周,都能察觉出这里同之前福建一带在水军防务的重视程度和密集程度上。

虽说不上天差地别,但显然差了一个档次。

也亏得大秦,之前的倭国和大明都是朱家人的天下,同属一个姓氏的江山,否则此刻常升、陆羽他们这些人早已将周围的一切视为敌人的建筑,绞尽脑汁思索返回大明后如何提升这方面的设备了。

即便如此,耿濬、傅忠、汤鼎这些国公侯爵之子此刻也是吓了一大跳。

“大秦在水师方面,居然比大明尤胜一筹?”

耿濬颤着声音道,语气中有几分难以置信。

在他们的观念里,大明早已是万国上邦、天朝之国,既是天朝,便该理所应当在一切方面都是世界顶流。

可现如今却在水师方面被小小的大秦。

这处倭国地界,总共也就差不多相当于当下大明一个省份的地方。

给反超了。

无疑让他们这些武将勋贵、二世祖内心多了不少紧迫感。

甚至他们都猜测,恐怕这明面之上的军事建筑只是展示,并非秦国水师的全部力量。

“难怪秦王殿下在美洲北部‘吃’下第一口螃蟹,吃得也是最多,就连美洲中部、南部的燕王、代王殿下都多亏他的帮助;还有接下来的欧洲之处,秦王殿下也参与良多。”

“这一层层的先机,都被秦王殿下还有身后的秦国占了个准。”

常升面色凝重地说道。

傅忠、耿濬两人疯狂点头。

这让人想起秦王朱爽、燕王朱棣、楚王朱桢等人就藩之时,当时的大明实学之道还远未如今时今日这般能腾出手来,对水师防务和海外展开行动,而那时的大明实学国力,早已在蒸蒸日上了。

哪怕是全国的资源用来发展大明五湖四海的实学都有些捉襟见肘,断无可能再在海外方面投入更多的力量。

而海外之处的藩王封地,哪怕并非从零开始,但海外各处的藩王封地本地物产丰饶、资源丰富,再加之封地内人口基数较小,所以在穷兵黩武之下,专攻某一方面所造成的效果自然是特别惊人的。

面前的秦国就是一个不错的例证。

大明人在上,倭人在下。

秦王朱樉无论运气也罢,实力也好。

在美洲南部的跑马圈地之举,再加上实学先进的生产力智库,使得当下的秦国虽然在水师方面一骑绝尘,军事方面也算是平稳向前,可倭国之内的多数子民却一个个乐不思蜀,只因他们的日常生活条件相比之前已是大幅度改善。

所以哪怕资源仅仅集中在某一方面,其他各处部门也都是不敢多嘴多舌的。

这便是开国天子的好处。

独掌乾坤,权势集中,举国一体,全国上下皆都按照某人的意志运转。

只要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带回来的成果极其丰厚,这一艘巨舰便会继续驰骋下去,带来极其恐怖的效应。

如今的秦国,再加上秦王朱樉本身的尊贵。

可以说在众多海外封地的藩王之中是属于第一档次的,尤其是同东亚地区的联系,可不是代王朱桂以及燕王朱棣他们二人能有所媲美的。

燕王朱棣想要收复美洲中部,西域之处还有着楚王朱桢时不时帮忙控制,时间长了,西域属于他燕王朱棣的一半地盘,到了那时究竟是燕王的还是楚王的可就不好说了。

代王朱桂就更不用言说。

他的那番做派直接将大明分封给他在东亚地区的封地全然抛在脑后,最近数载时光更是将封地之内的庶务大臣一个个都从封地之内跨越汪洋江河万里,带到了美洲中部,继续打造他的信仰神国。

若非还有着一身朱家血脉,恐怕早就成了美洲南部的神棍了。

而燕王朱棣、代王朱桂在美洲之处本是能跟秦王朱樉掰一掰手腕子的人,却偏偏在东亚之处要么分身乏术,要么视而不见。

所以秦王朱樉当下的实力和势力之大,远非旁人能及。

这一刻,常升、傅忠、耿濬,还有其他的武将勋贵二世祖们离开四处的海岸,来到倭国境内,越看越心惊。

脑海中更是不由自主蹦出一个念头:这大秦该不会真要同大明开战了?

这念头虽可笑,但却着实令人心惊肉跳。

直到众人离开了水军的势力范围,进入到大秦国,也就是原本的倭国的日常生活区,四处低矮的平房,还有那一座座城池的城墙厚度、高度,包括其他的基础设施,还停留在大明将近七八年前的进度。

常升、傅忠他们这群武将勋贵二世祖才松了口气:论综合国力,大秦远不如大明,而打仗打的就是国力。

大秦至少在最近的数十年、一两代人之间绝无可能追赶得到大明的脚步,顶多也就是在这海外之处逞凶斗狠罢了。

常升傅忠、耿濬这群人顿时放下了心来。

舒服了许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