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学校的态度(1 / 2)
【拥挤不堪的晚高峰地铁车厢,空气浑浊,灯光惨白,列车在隧道中疾驰,发出巨大的轰鸣和震动。
19岁的刘筱芸脸色苍白,身体瘦弱,带着鼻氧管,连接着身后一个笨重的便携氧气罐,紧抓扶手,身体随着车厢晃动。
忽的,她低头,剧烈的咳嗽起来,白色的口罩边缘迅速洇开一小片刺目的鲜红,一抬头,发现自己周围已经空了一块,眼眸略显无奈。
但就在这时,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毫无征兆的递过来了一张干净的纸巾,刘筱芸顺着这只手望去。
只见是一个高大帅气,眼神明亮,对她露出一个有点痞气但温暖笑容的大男孩。
“嘿,悠着点。”刘筱芸眼中的大男孩指着她拖着的氧气罐打趣道:“这玩意儿看着就钩沉的,血再咳出来,亏大了。”
刘筱芸没有听懂大男孩的冷笑话,但能感受到他没有恶意,愣了一下,选择接过纸巾,低头擦拭,眼神略显复杂。
这时,地铁报站声在所有乘客耳边响起:“肿瘤医院站到了!”
刘筱芸准备下车,注意到男孩也在这一站下。
他脸上依然挂着痞气但温暖的笑容,对她做了个自我介绍:“我叫陈光,有缘再见。”
说完,他率先下了站,背影是那么洒脱不羁。
看得刘筱芸有些羡慕,但是下一秒,她敏锐的捕捉到,陈光走路时,他的右脚的裤腿看着很宽松,和左脚不太协调。
当她仔细看去,忽然发现,男孩的右脚里面,根本不是血肉,而是一节泛光的金属。
……】
北电,司徒昭敦花了近半个小时看完了学生交上来的这份‘作业’,但是根本舍不得放下,简单擦了擦眼镜后,又从头看了起来。
终于,在陈耀东都快等得睡着的时候,老班终于将目光从剧本转移到了他身上。
彼时,司徒昭敦的眼神之中藏着兴奋与复杂,兴奋是剧本带给他的,复杂是面前这个学生带给他的。
“你这个故事是怎么想出来的?”他压下情绪问道。
“我在香港一次外出时碰到了一个病人,通过和他聊天,有的一点灵感。”陈耀东说谎根本不打草稿。
而且因为他说的越简单,越不容易被揭穿。
司徒昭敦倒也没起什么疑心,而是提了一个陈耀东最关心的问题。
“你把这个剧本和我给你布置的作业一起交上来是什么意思?总不能是找我给你检查检查吧?”
“难道不应该吗?”陈耀东反问。
“呵呵,那怎么不见你之前的本子也先拿给我帮你检查检查?说吧,你小子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老师你觉得我这个本子写的怎么样?”陈耀东继续不答反问。
“你这是考我呢?”
司徒昭敦开了个玩笑,不等陈耀东极力撇清,接着便认真思索着说道:
“实话实说,你这个本子在我看来很好,特别优秀,首先你以重病患者这一股弱势群体作为选材,是很新颖的,如果拍出来,多少都能唤起人们对于这一群体的重视,从发点来说,自然是好的;其次你的故事讲得也很精彩,两个不同遭遇的癌症患者彼此鼓励,互为对方的希望,虽然结局是遗憾的,但传递出来的精神是伟大的,积极的。如果将它拍出来,会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优秀电影。”
陈耀东见老班对这个剧本的评价这么高,信心也更加充足了一些。
他不再继续卖关子,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