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水浒传内涵为何是四大名著之首!(1 / 2)
对此,墨岩笑了笑。
“不得不说,林昊选手真是一位全能型选手,这是准备砸饭碗啊!”
“不过!我们老一辈人的饭碗就是用来砸的。”
“通过之前的三国演义群像描写,我就知道林昊选手拥有着极高的历史底蕴以及生活底蕴。”
“而这些东西,在写这类小说的时候,是极为有用的!”
“这样的小说,很难写,同时立场也很难!”
“但,我相信以林昊的水平,完全可以轻松驾驭。”
墨岩笑着说道:“这样的小说啊!很难写啊,而他所说的,格局也很大,气势也很大,所以只会更难写。”
“我已经开始期待这故事的精彩了。”
听见墨岩这么一说。
川家康瑞也笑了笑。
“既然如此,那我也期待一下。”
毕竟,他也是写实类作者,也是写人心理情绪的。
他渴望和喜欢看见这样的小说。
而目前为止,只有林昊的小说给他了这种感觉。
这种普通平凡却又真实的写实感。
代入感极强,同时让人心生激动。
而在所有人注目当中。
直播间内。
林昊也开始了描写。
他大概的设定一下背景。
“北宋末年!”
主角:宋江!武松!燕青!鲁智深,卢俊义,公孙胜,吴用,李逵,杨志,晁盖等……
林昊大概的设置了一下他们的身份和位置,也设置下他们的性格。
而当水浒传当中一百零八个人的性格和身份全被设定出来时,观众都惊呆了。
“不是?要写这么多个主角啊?”
“我的天啊,群像戏,之前的三国已经够牛逼了,作者菌还要这样写?”
“用得完这么多吗?”
“也可能只是前期的随便推演,后面一些人物可能用不上。”
“这倒是真的,像是提前准备吧!”
而在所有人关注当中,林昊又设置了反派阵营。
高俅,高衙内,蔡京,童贯,高廉,梁世杰蔡得章……
在林昊的设置之下。
故事很快开始。
而写了几笔后,林昊又停下来思考了一些东西。
水浒传的故事主要写的是什么呢?
主要的写的是农民起义。
谁是农民。
便是宋江,卢俊义等人。
他们本有着各自的理想,很好的工作,有着自己的家人。
可在那样混乱的大局势之下,一个个被朝庭相逼,最终无路可走,只能走上梁山,成为土匪。
他们高喊着兄弟之情。
可在朝庭和国家局势的内忧外患之下,他们开始思考,开始有了前路的迷茫和渴求。
有的人开始想着保家卫国。
而有的人只想着终老此身,他们并不在意掌握这个国家的人是谁,只要过好自己一生就行了,毕竟他们的一生也是被负和被悔了。
当然,更多的是理想之士。
他们想着为这个国家,出自己的一分力。
即便这个世道无比黑暗,他们见识了无比黑暗,但依但相信这个世道和国家会改变,会变得清澈。
所以在一段的迷茫和放纵之后,他们选择回归正轨,依旧愿意为了民族,为了保家卫国而奉献。
所以,前面讲的是梁山各个好汉上梁山的经过,被迫从害的经过。
中期说的是他们聚义,兄弟之间的情谊好不快活。
他们放纵和实现内心愉悦的过程。
但这个过程不是永久的,他会随着时间的过去而逐渐忘记当初的恨。
不能没有理想。
不能只为了自己。
所以在满足为了自己而活的发屑后,他们开始转折和思考。
开始想自己这样。
自己的出路在哪里。
永远当土匪吗?
不!
也就在这时,宋江出来了。
他们开始和朝廷谈,和朝廷招安。
因为他知道,他们大多数兄弟是希望这样的。
同时只有招安才是唯一的出路。
他们不可能一直成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麻烦。
北宋内忧外患了。
他们还是忠于这个国,这个民族的。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
在招安之后,他们虽然出生入死,为了这个国家付出了很多很多兄弟身死。
他们虽然想以身入局换得这个国家的清白,新的生气……
可是没有。
蔡京高囚都人没死,国家的奸臣没有除,国家的积弊没有除,即便有他们这些一心奉献的,依旧挽救不了。
到最后,他们这些立下功的人如同前人一般的下场,几乎所有的人都被害死。
所以,这个故事最终出现了一个主题。
到底是个人的自由重要,还是国家的命运重要。
作者本人和当时的宋江等人肯定是前面认为前者的,但到了后期,却觉得人该有一定的追求,不能只是为了满足自我而活。
于是他们开始有了新的追求,他们想救这个国家。
可是这个国家没救了。
而他们的理想,最终也成了悲剧性的命运。
所以,在这里面写的是什么呢?
是人民的生活,人性的挣扎,以及个人自由以及国家命运的讨论。
大方向来说。
如果说国家都不存了,那小家又如何存在?
这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一个国家是十分重要的。
正是因为有了一个整体,一个集体的荣耀,才能护得住-
所以这个国家的兴亡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努力和维护。
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但是另一方面呢?
个人的自由重要吗?
重要。
个人的幸福也是极为重要的。
若国家的强盛需要靠每个个人的牺牲和奉献才能达到,需要一个人牺牲所有才能达到。
那这样的国家就该灭亡。
是不值得,没有意义存在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全新的制度和时代了。
要么推倒重来。
在废墟上重建。
要么就是强装凑合,继续维护。
可宋江他们明显弄错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