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万历新政接班人(2 / 2)
“当真?”
冯保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沉声问道。
陈矩连忙拿出了一封信笺,解释道:“这是顾青所写《辞谢表》,说是自己得应天府知府汪宗伊引荐,得以进入崇正书院学习,又得崇正书院的山长焦竑,还有王夫子悉心教导。”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已经辞别江浦县春风学堂的丁夫子,如今却又辞别崇正书院的山长和王夫子等人,实在是薄情寡义。”
“且,崇正书院乃应天府最好的书院,又有山长照料,王夫子等人悉心教导,亦可完成学业。”
冯保一边听着,一边拆开了信笺。
里面是顾青所写的辞谢表。
首先就是感谢了皇上的赏识,其次感谢了首辅大人的抬爱云云,再然后就是写自己如何得到了春风学堂丁夫子的谆谆教导,又是如何得到了崇正书院王夫子的铮铮教导。
在春风学堂完成了蒙学,在崇正书院领悟了算学。
圣人教导他应该尊师重道如何如何,又教导他仁义礼智信等等。
再然后,就是介绍了一下崇正书院的师资实力,相信自己在这里也能完成学业。
最后才推辞了前来顺天府国子监求学。
又是一篇让人感受到了顾青真心实意、赤子之心、尊师重道、重情重义的拳拳之心的文赋。
冯保看完之后,感慨了一下。
“现在,咱家相信他能够编撰出来《算学新解》了。”
很少有学子能够在这时候,拒绝进入国子监。
而顾青算是少有,也是他冯保见到的第一人。
当即把信笺放了回去,塞进了自己的衣袖里面,对陈矩说道:“你且下去休息吧。”
陈矩躬身施礼道:“是。”
等到陈矩走了之后。
冯保又喝了一杯茶,这才起身,打算见一见张居正。
他如今和张居正一起推行新政,想要中兴大明,革除那些个弊政,提升国力。
然而,冯保也算是一位饱读史书之人。
他很明白,史书上面记载的为数不多的几次革新,最后都失败了。
虽然对后世有着一些影响,可对于当时的那一段史册来说,就是失败,就是人亡政息。
他必须要培养一些人,让他们能够接班,能够延续他们推行的新政。
很显然,冯保看上了顾青。
张居正听完了关于顾青人生的简历之后,也看完了顾青的考卷。
也符合他一开始知晓顾青的身份,心中想象的那个样子。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仅此一句,也已经道尽了寒门学子读书之路的艰辛和不易。
“心性沉稳、至诚之情、才学无双,确实是一位可造之材。”
“以我看来,倒不如让他就在崇正书院继续求学,按照普通学子们的科举之路走下去。”
“他如今十五岁,再给他五年的时间,到时候,应该刚刚好。”
张居正觉得顾青既然拒绝了前来国子监读书,那就不必强求。
来了国子监,说不得还不如在崇正书院呢。
他可是知道国子监这边的风气是个什么样子,担心顾青来了之后,也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冯保似乎也觉得顾青不来国子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