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万历公务员 > 第126章 我自睁眼看世界

第126章 我自睁眼看世界(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他还有两个随从,应该是澳门的那位事务官从伢子手中买下来的人,然后培养了一番。

换了一身行头,举止之间也有一点西方管家的那种气质、礼节。

四人一同到了码头那边。

顾青以进京赶考的学生身份,去打听了一下。

这一次,也就不用在意船费的多少了。

反正,利玛窦有钱。

顾青又是拉着还在码头守着的一些真正进京赶考的学生一起,租下了一条大一点的船过河。

还是他《算学新解》、《货币论》的作者顾青这个身份好使。

不然,以利玛窦的两个随从的装扮,还有他们那对于内地了解不多的知识点,还真的不好找船。

顾青一开始就没能找到。

主要还是这时候是正月,马上就是元宵节了。

大家都忙着过节。

过往的商船也不多,至于过河的船,有倒是有,都已经定了。

除非,你能像是那些没多少钱的学生一样,直接就生一堆火,在码头这边一直等着。

排着队过河。

顾青原本是有这个打算的。

但是实在是太冷了,又不是那么着急,也就在济州城玩一天。

却不想,还能在济州城遇上利玛窦这位西洋人。

“顾先生,这是声经,这上面记载了……。”

利玛窦终于是从他的背包里面拿出来了那一本书,向顾青解释起来。

顾青没有拒绝。

他不能表现的只是对西方的局势感兴趣,对于数学感兴趣,而对利玛窦所说的救世主不感兴趣。

利玛窦进入中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这个。

一旦他发现顾青是他不能说服的人,估计会直接换一个目标。

所以,顾青需要稳一稳他。

便也就假装很安心地听着他讲述这一本书。

等到过了河。

租了个马车,两人坐在马车里面,又是继续探讨着。

顾青则是以学习一国的语言,要学习一国的历史,才能更好地学习他的语言为由,询问着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西方1帝1国的局势。

比如,殖民地已经到达了那种地步。

又比如,葡萄牙和倭寇之间的战争等。

这些都相当于是史料。

两人一路交流,也就不再觉得这赶路的时候有一点孤单了。

顾青向利玛窦请教意大利语,而利玛窦则是向顾青请教汉语,两人很快就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

当然,顾青十分清楚,利玛窦接近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而自己和利玛窦交好的目的是什么。

等到了京师。

顾青还带着利玛窦找到了在顺天府的几位西洋人。

这几位也是他学习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的洋文老师。

他们见到利玛窦之后,也是高兴不已,颇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触,直接邀请利玛窦住在了他们的家中。

顾青则是回到了国子监,开始整理自己的笔记。

一直到二十日。

才去顺天府贡院那边报名,参加二月的会试考试。

因为上一次的大胆发言,导致张居正似乎又放弃了把顾青培养成为新政接班人的打算。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也没有让人来国子监请顾青去府上议事儿。

顾青也就乐的清闲。

国子监这边的监生已经开始对张居正卧病在床有了不小的议论之声。

顾青回道国子监之后就听闻了不少内容。

虽然,大家觉得顾青和张居正走的比较近,得到了张居正的赏识,但是也就被张居正叫去,见了两次面罢了。

而且,张居正现在的身子骨不好,也不知道能熬到什么时候。

顾青也就一个寒门出身,有不过是一位举人。

还够不到那么高的层次。

二月初九。

会试开考。

五千余举人报名,最后录取者不过三百人。

这就是大明的科举考试。

从县试开始,就是一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

也就造成了年年考,年年考不中的学生大有人在,这和前世的公考差不多。

但是前世的公考是有年龄限制的。

若是不按照学历,最高也就三十五岁及以下。

而大明不一样,六十岁的童生、七十岁参加县试的读书人,也有不少。

这种制度有好也有坏。

但是想要改变,直接限制年龄,恐怕不会那么容易。

不然,作为新政的领航人张居正,不可能看不到这一个弊端,七十岁了,还要杵着拐杖去参加县试。

读了一辈子的书。

耗光了家产。

只为了科举。

若是有了年龄限制,等到了三十岁就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了。

那也能让很多三十多岁的人读书人,考不过县试、府试、院试的,选择其他行业谋生。

不说别的,编草席,那也能养活自己,甚至是养活一家三口吧?

然而,为了读书,却住在寒窑里面,甚至是借了高利贷去参加县试,最终也落得个榜上无名、孤独终老的结果。

会试的考试内容和乡试差不多,只是稍微变了一点儿。

还是三场,一场考三天。

第一场在初九日,第二场在十二日,第三场在十五日,亦先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

顾青在这一次的策论上,并没有加上像是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改土归流这样有非常大争议的论点。

却也提到了既然放开海禁,那就应该彻底放开,睁眼看世界。

并且提到了西方世界的葡1萄1牙1帝国的殖1民1文化。

却又不能在这考卷上面写太多。

二月十九日。

这会试考试才结束。

申用懋又找了小厮来国子监,叫顾青去樊楼小聚。

“顾兄,别来无恙啊。”

申用懋见到顾青,笑着打招呼道。

顾青也对申用懋、张嗣修等人微微施礼道:“诸位,别来无恙。”

众人打了招呼之后。

一边喝着茶,一边闲聊。

内容自然是这一次的会试。

顾青一听,就知道应该是张敬修、张懋修也参加了会试,所以想要打探一下消息。

“放翁公有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在乡试的考卷上,之所以能写出那三策。”

“也是因为这些年来读书的感悟,再加上,我本农户出身,早年跟着爹娘一起耕种,也见到阿爷和爹,以及叔伯们一起服徭役。”

“自然是对这些深有感触,所以才能写出摊丁入亩之策。”

“至于那火耗归公也是因为我提出了表格法,熟悉对账之道,才会想到了火耗归公。”

“便是现在,让我提出和这三策一样的策文,便是为难我了。”

顾青回答了申用懋的旁敲侧击,询问他在考卷上写了什么。

很明显,若是顾青又写了像是摊丁入亩等,深得张居正之心,又能让主持会试的主考官们满意的考卷。

那今年的这会试第一名,必定又是顾青。

会试的第一名,称之为会元。

而顾青若是得了会元之名。

到时候,就差一个状元之名,就能成为万历年的小三元、大三元得主。

便是到了殿试之上。

当今陛下为了这个名誉,也会把状元给到顾青。

而状元之名,其实张家兄弟,特别是张懋修,他想要。

听到顾青并没有写出良策来,张懋修还是松了一口气的。

申用懋笑着道:“顾兄之才,已经是才高八斗,羞煞了多少少年学子啊!”

“此番会试之策问,我也听惟时兄说起,确实是有着一定的难度啊。”

顾青回道:“治国者,务在安民。今有国者,或行暴政以虐其民,或施仁政以养其民。夫暴政虐民,民必怨而叛之;仁政养民,民必悦而附之。然则,为国者当何以行仁政、养其民,而使国家长治久安乎?”

“在下前不久回京师的路上,碰上了西洋人,此人出身于西洋意大利国,而此国原本名为罗马帝国。”

“我听闻他讲述了如今的西洋最强大的帝1国葡萄牙1帝1国的一些国史,深有感触。”

顾青给申用懋等人简短地讲述葡萄牙是如何从一个弹丸之地,发展成为最强大的帝国。

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殖民地,以及麦哲伦的环游世界。

直接就冲击了申用懋等人的灵魂。

我们只不过是想要打听一下你的会试结果,你却和我们科普……大陆是圆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