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无色界(2 / 2)
……
与此同时,在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幽冥宫。
古语有云:「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谓之幽冥。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者也。」
左右牌匾上写着:「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密藏。」
平等王施了一礼,问道:「菩萨为何不拦住那人?」
他可不认为那真的是「吕判官」走火入魔,偶然闯入十八层地狱。
瞥了一眼座下如狮子一般的大白犬,地狱道虽然无边广大,但有这「谛听神兽」在,不可能把握不到「那人」的动向。
当年那只灵命石猴大闹地府,也一样被地藏王菩萨挡了下来,岂会拦不住一个小小的鬼仙。
地藏王菩萨缓缓睁开双眼,淡青色的脸庞似笑非笑,神情渺漠难测:「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平等王怔了一下,立刻明白过来:「凭他区区一个鬼仙,竟敢进入无色界,那可真是自投罗网,倒是我多虑了。」
若有寻常僧侣在此,一定会目瞪口呆。
佛家将三千世界皆命名为「色/界」,并将「欲界」包裹其中,而最上层便是「无色界」,这就是所谓的「三界」。
「色/界」和「欲界」并不是对地理区域的命名。
顾名思义,「欲界」是诸般**的集合,为诸般生灵特别是人类所有。
「色/界」便是一切色相,一切物质的集合。「无色界」自然就是脱其上的至高境界。
所以大部分僧侣都认为,「无色界」其实并不存在,只是对修行境界的形容。哪怕是进入西方极乐世界,也要通过不懈的修行,才有机会达到这个境界。
但谁能想到,无色界不仅存在,还是十八层地狱的真正称谓。
平等王心中一块大石落下,满意的告退了。
进入「无色界」的恶鬼,将体验到真正的「无间地狱」,即便是飞出十万八千里,也不过是在原地打转。即便在里面呆上一亿年,也休想见到那只六耳猕猴。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行无间,时无间,是谓「无间地狱」。
至于四大判官的陨落,他根本没放在心上。六道轮回中尸解仙多的是,做了判官就能长生不死,谁不愿意。而饿鬼道的鬼仙更是多的像野狗一样,总之再召就是了。
唯一能威胁到他们这些真仙的只有「天地杀劫」而已。
平等王走后,谛听探头问道:「菩萨,『那人』真的会被永远困在无色界中?」
地藏王菩萨只说了两个字:「悟空。」
谛听浑身一抖,似乎联想起了很糟糕的回忆:「唉,您什么都好,就是喜欢打哑谜!我当然知道,只要修成『四禅八定』,堪破『空即是色』的真意,就能在无色界中自在往来。可他不过是个鬼仙,连『炼神还虚』都还远着呢!怎么可能悟空?」
所谓四禅八定,即是「禅定」,是佛门最重要的修行方式。
四八并举,正好是色/界与无色界相对,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又可分为「四禅定」与「四空定」。
四禅定在于「悟色」,四空定在于「悟空」。
《心经》有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描述的便是四重境界,而且是层层深入,直至最高境界。
李青山在大冰山上,明悟了「相由心生」,堪破诸般色相,达到了「色即是空」的境界,就不再受诸般酷刑的折磨,得到了大自在,这便是「悟色」。
许多有大智慧大毅力的高僧大德,只要持续不断的修行,都能达到这个境界。
而哪怕是渡过七次天劫,成就罗汉果位,也未必能更进一步,明悟「空即是色」。
「悟空」之难,可见一斑。
地藏王菩萨笑而不语。
……
「我叫李青山,我已经察觉到了,我其实是个漫画里的人物……」
无垠白色大地上,李青山抱着双腿,喃喃自语着,宛如坏掉的机械。
忽然愤怒起来:「但是,背景画呢?对话框呢?!这鬼地方根本连漫画也不如啊!!」
而他的愤怒来的快,去的也快,怒火才刚刚燃起就消失一空,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他也曾试着到处乱飞,搜索那位「老五」,但却心知肚明,这和留在原地没有任何区别。距离这种概念,只有存在参照物的时候才有意义。
这个过程持续了差不多三年,中间没有一点停息,反正他也不会觉得疲惫,只是越来越厌倦。
而时间同样没有意义,也许从进入铁围山到现在,只是过了一刹那。
他无比怀念那些地狱酷刑,短时间内那些酷刑是很难忍,但当时间无限的延展拉长,就变成了最可怕的折磨。
他甚至产生了自我怀疑:「我能走出这里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