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生(1 / 2)
逢生
虽说逃出宫来,可京都也不安全,翊羽军很快就会全城搜捕,赵熹必须得想办法到城西与众人汇合才是。可他筋裂骨酥、腹坠腰涩,勉强跑出宫数丈、身子已沉重难支,每颠簸一下都觉天旋地转。他想趴在马背休息一会却俯不下身,只好单手撑在马上,可马奔如浪、他的腿已夹不住马,身体更摇摇晃晃难以支持,更让人担忧的是他觉腹中胎儿越来越沉。
旁人都说赵熹洒脱不像人母,赵熹也不愿为子嗣抛弃一切,可这毕竟是吸他精血辛苦十月才孕育而生的孩子,他又怎能不心疼呢?他不愿孩子受伤、不愿孩子有事、不愿孩子一出生就被人挟持成为辖制父母的工具,他希望这孩子能坚强一些、努力撑过这一劫。
赵熹摸过背上长枪、在大腿刺了一下,大腿因疼痛痉挛、夹紧马鞍,他自己也精神一震,又清明几分。正在思量该如何是好,忽见街口拐出一辆熟悉的马车。赵熹眼睛一亮,忍痛驱马上前,马车没料有人拦路险些与赵熹撞在一处、车夫拉紧缰绳才堪堪躲过,赵熹被这一冲再也坚持不住,晃悠悠栽下马来,只有双手还紧握缰绳、叫他半个身子吊在马上。
车夫本要大骂,见来人如此慌忙下车查看,发现是赵熹更为惊讶,一面将他抱下马来一面大喊:“赵大君,您怎么了!老爷,您快来看看!”
车中人听赵熹之名探出头来,见赵熹昏倒在地连忙跳下车,同车夫一起将他往车上搬。赵熹掀开眼皮,笑道:“多、多谢陶兄!”
这车马正是陶希仁车架。
陶希仁还穿着官服,看赵熹浑身是血又惊又怕,把他放入车中找来披风为他盖好,这才急忙问:“是不是宫里出事了?陛下呢?”
车厢不大、挤了三个人有些逼仄,陶希仁又不重享受,车厢内未铺软褥,躺着板硬得很,赵熹却觉舒适放松,舒服得小叹一声,这才答:“陛下已为胶州和公孙所害,公孙氏已反!我已将舒妃和公主送出宫,若顺利应已出城;荣贵妃亦是。”
陶希仁惊闻噩耗呆愣难言,片刻泪水盈目哽咽不止。他与皇帝少年相交感情深厚,这泪是哭英主、更是哭友人。
陶希仁毕竟四方游历,看得多、经得多,陶太傅去世后他成长迅速,虽遭逢巨变倒还未失神智。他立刻擦了泪,向赵熹道:“你要去哪里我叫人送你过去,今后若有余力,家中妻儿还望大君照拂一二!”
赵熹扯住他衣袖:“你要做什么!”
陶希仁双目通红:“公孙氏弑主篡位,我深受陛下皇恩怎能坐视不理!我要揭发公孙罪状于天下,我要替陛下斥骂于他、叫他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赵熹只觉陶希仁傻得可笑:“你是去送死!”
“死有何惧!我本就该殉主而死!”
赵熹哭笑不得,只得道:“那我呢!你想死我却不想死!翊羽军片刻即至,明武堂怕已被包围,我不能过去!你得保护我、把我藏起来!”
陶希仁道:“那就先去陶府,我家中夫人也有身孕,各种药品都全,夫人贤淑善良,定会救你。你替我向她带话,我对她不住,可忠义大礼不能失!孩儿交由她教养,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