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1 / 2)
离别
第二天一早,赵熹拜别李夫人,启程前往京都,因李淳抓着赵熹死活不肯放手,一直到李府门口乘马上路时赵熹才将李淳从身上扒下来交给乳母。李淳立刻大哭不止,努力张着小手去抓赵熹,嚎啕之声叫众人不忍。
蓝月本坐在马车中,闻声不由探出头来,斟酌道:“赵大君,有韩大哥、宋大哥护送,我就是一人前去京都面见国公也无妨,您要不就留下吧!”
李温眼睛一亮,期许地望着赵熹。
赵熹笑道:“去京都有好些事呢,不单单你这一件,淳儿不过是这时闹闹,等咱们走了就好了!”赵熹虽这么说,看向李淳的目光却有些爱怜。李温小时局势稳定,自己虽时常四处走动但并没有真正离开家里,也就去年将李温送来才算分离,那时李温已经五岁;李淳却连周岁都没过就要离开父母,也难怪他会这般不舍。
可大鹏飞天,哪能因子嗣就困守低枝?何况自己四处奔走,才能为孩子们撑起万丈青天!
赵熹翻身上马,向前来相送的承盛道:“温儿淳儿就拜托大哥照顾了,小娣感激不尽!”
承盛道:“放心,家里一切有我。”
李温见赵熹离开已成定局,从乳母怀里抢过不断挣扎的李淳、挺着胸脯努力把他抱在怀中,向赵熹道:“母君你放心去吧,孩儿会好好照顾淳儿的!”
赵熹欣慰万分:“好孩子,我办完事就回来看你们!启程!”
车马启程,李府慢慢远去,诸人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只有李温依恋的目光和李淳不舍的哭闹紧紧缠在赵熹身上,赵熹却走得坚定,连头都没有回。蓝月从车窗悄悄打量赵熹,赵熹笑问:“怎么了?看我做什么?”
蓝月有些犹豫,终究还是道:“我也不知道……我一边觉得您冷漠,一边又觉得您潇洒,但两个孩子总是可怜、小小年纪就没了母亲陪伴。可该如何呢?如您这般才智艳绝也要守在家中不得展翅,岂非荒唐?难道就没有两全之法?我想要为家族报仇,也该像您一样么?”
赵熹勒马,随蓝月慢行:“两全之法自然是有,温儿出生后我陪了他五年呢!白日出门、夜里归家,后来他长大些,有些事便可带着他一起去,他还觉得开心呢!为何现在不行呢?因为世道乱了。”赵熹看向远方,“你觉得温儿淳儿可怜,就在此刻、在安昌,多少母子生死别离?不说安昌,这九州大地,多少百姓卖儿鬻女易子而食!就连你,不也亲历灭门之苦么!温儿淳儿已是幸运至极了!”
杨蓝月坚定道:“所以要安定天下!”
“对!”赵熹看向蓝月,“天下不统、百姓不安。蓝月,我们虽答应为你家报仇,但代州绝不会复,这是我们的野心、却也是生民之盼。我们会给你封爵奉祠、让杨家香火延续,可割据之乱,必不能再有。”
蓝月没想到赵熹会在此时说这些。她沉默半晌,道:“云阳客栈中胡蒙妇孺受辱我愤怒又害怕,躲在床上紧紧握着匕首,既想冲出去救人、又怕他们进来害我!我恨自己的软弱、恨自己的无能!但大君却出手救下了她们!我害怕的事大君却可以轻易做到!你说能安定天下,我相信你!我明白了,我回到青州会劝老师同意的!”
赵熹笑着点了点头。
诸人抵达京都是一个下午,平园的人早早等候在城外、将人迎回家中。赵熹见平园打理得井井有条,不由夸道:“陈玉啊陈玉,当初幸亏从无异那里把你讨了来,不然我可怎么办!”
陈玉叫下人带蓝月韩东等人下去安顿、为赵熹倒好茶,不好意思地笑笑:“大君过奖了,能为大君做事是小的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呢!对了大君,昨天从胶州和燕州前后来了两封信,小的想着您今日就到、不如您先过目再送去平阳,便把两封信就留下了。您可要现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