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2 / 2)
“有什么如何!本来就是伪朝愚民胡言乱语、我们当然要正本清源、说明真相!等把伪朝灭了、他们归于我朝,两三年后就知道谁好谁坏了!”
“你想的也忒简单,不过,比那些朝臣有气魄多了。日久见人心,就算推了你母亲出去又怎么样?他们的恨不会少一星半点,只有施行仁政、让他们亲自体会盛世太平,他们才识明君英主。”承平笑着为李淳倒了杯酒,“本以为你还小,看你安排温儿与陈家小姐相见、又能说出那番话,原来我儿已经大了!那你就陪为父少喝两杯吧!”
李淳大喜,忙接过酒杯,父子二人一夜畅谈。
前线没有七夕可过,赵熹对月思念了会承平,与怀章以茶代酒小饮两杯,早早睡去与承平梦里相会。三天后,赵熹收到陶希仁来信。
“……故赵熹有罪于天地、无颜于百姓,甘承天怒、请赦生民,特此上书、以告天下。”
李温收起书信、看向赵熹:“这确实是老师所写……”
赵熹问:“那你怎么看?”
李温斟酌道:“虽说是自罪书,但老师言语中并无责怪母君之意、反而是解释维护,比起自罪、更像请母君表明态度、以应对伪朝责难。孩儿觉得,以此书自罪,倒也无不可。”
怀章蹙眉:“我不过小小歌姬、不通文墨、也不明政事,可元帅好好的什么事也没干、不过攻克城池打了胜仗,怎么就要自罪!”
李温解释:“老师的自罪书里也说明是伪朝不忠不义才致天惩、与母君无关,只是母君没能及时施救、眼看百姓受难心中不忍,故有自罪,看似请罪实则解释,也表明母君宽宏爱民之心,绝没有半点诋毁母君之处。”
“可满篇之乎者也,连我都听得云里雾里,百姓又怎么明白?他们只会知道元帅因延庆之事请罪、更觉得延庆城灭是元帅所为了!何况这么多年元帅什么时候认过罪低过头?半点干系没有的事,为什么要元帅认错?”
李温也叹:“怕是朝上闹得厉害、老师才会写信过来,不过父亲一定是维护母君的……”李温看向赵熹,“孩儿觉得这自罪书很是温和,不过是一则声明罢了,还能搏个好名声;不过怀章君所言也有道理,百姓愚昧、只怕这状自罪书会让民情激愤。孩儿也不愿见母君无辜负罪、可我也想不出其他办法,是孩儿无能……”
赵熹笑道:“你想顾全大局、又不愿我受委屈,所以才进退两难。希仁这文章写得越发好了,也确实没说我什么不是,若朝廷发此文来怪我、我不会有丝毫不满;不过我做的事我担、没做的事也不会为了什么仁义去请罪,我可不是仁义之人!我打算另写一文,等写好了你替我送回京都,在家过完中秋再回来!”
李温忙问:“那母君您呢?您不回去么?”
赵熹微微摇头:“我想极了你父亲,想极了淳儿和我们的家,可帅不离兵,将士们谁不想家,我怎能一走了之?我得陪着他们,这次就让怀章陪你回家吧。”
怀章连连拒绝:“元帅……”
“你婆婆虽不好,敬德和墨儿还等着你呢,别叫敬德怨我。”
怀章只得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