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 第426章 辽东独立

第426章 辽东独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公孙度站在一旁观看,不禁赞叹:“伯珪兄真乃骑兵大家!辽东儿郎得你指点,战力必能更上一层楼。”

一个月后,一支两万人的大军集结完毕。公孙度亲任主帅,公孙瓒为副将,向东进发。

行军途中,公孙瓒发现辽东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与河北平原截然不同。他建议道:“升济兄,高句丽人擅长山地作战,我军若贸然深入,恐遭埋伏。不如先取道浑江,沿水路进军,可避开其山地优势。”

公孙度采纳了这一建议,命人准备船只。果然,当辽东军沿浑江而下时,高句丽布置在山中的伏兵毫无用武之地。

首战在纥升骨城打响。高句丽守将见辽东军来势汹汹,闭门不出。公孙瓒观察城防后,向公孙度献计:“此城虽坚,但南门临水,守备松懈。我可率精兵夜渡,从水路突袭。”

当夜,公孙瓒亲率五百死士,乘小舟悄然接近南门。借着月色,他们攀上城墙,杀散守军,打开了城门。辽东大军一拥而入,纥升骨城顷刻间陷落。

战后,公孙度拍着公孙瓒的肩膀大笑:“伯珪兄真乃神将!此战当记你首功!”

公孙瓒却谦逊道:“此乃将士用命之功,瓒不敢独占。”

大军继续东进,直逼高句丽都城国内城。高句丽王伯固大惊,急调全国兵力防守。两军在沸流水对峙,战况胶着。

一日深夜,公孙瓒巡视营地时,发现沸流水上游有一处狭窄的山谷。他立即返回大帐,向公孙度献策:“升济兄,我观上游山谷可筑坝蓄水,待水势积蓄后决堤,水淹高句丽大营。”

公孙度眼前一亮:“妙计!但如何瞒过高句丽人?”

公孙瓒胸有成竹:“我可率一支偏师正面佯攻,吸引敌军注意。升济兄则暗中派人筑坝。”

计划如期进行。三日后,当公孙瓒率军在高句丽阵前叫战时,上游突然传来轰隆巨响。滔天洪水奔涌而下,高句丽大营瞬间成为泽国。辽东军乘势掩杀,高句丽军大败。

国内城门户洞开,高句丽王伯固被迫出城请降。公孙度接受了投降,但要求高句丽割让浑江以西的全部领土,并年年纳贡。

凯旋途中,公孙度对公孙瓒说:“伯珪兄,此番东征大捷,你居功至伟。我欲表奏朝廷,为你请功。”

公孙瓒摇头苦笑:“如今天下大乱,朝廷诏令不出洛阳,升济兄何必多此一举?不如我们好好经营辽东,以图后举。”

公孙度沉思片刻,点头称是。回到襄平后,他大摆宴席犒赏三军,并当众宣布:“自今日起,伯珪兄为我辽东军师将军,统领全军骑兵!”

席间,公孙瓒注意到一位年轻的文士坐在角落,气质不凡。他询问身旁的侍卫,得知此人名叫阳仪,是青州来的流民,颇有才学。

宴席结束后,公孙瓒特意找到阳仪交谈,发现他对天下大势见解独到。次日,他便向公孙度推荐:“升济兄,辽东欲成霸业,不仅需要猛将,更需谋士。阳仪此人,可堪大用。”

公孙度亲自考察后,任命阳仪为幕僚,参与军政决策。在阳仪建议下,公孙度开始招揽中原流亡士人,设立学馆,教化百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