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1 / 2)
第 121 章
原本想要帮忙的二公主用赞许的眼神看唐丝丝。
本以为是个脾气绵柔的,不想内里如此坚韧。
赵蓉英被说的哑口无言,只涨红着一张脸站在那,好半响才反应过来,面色难看的朝着亭子里行礼: “抱歉郡主,臣女身体不适,先行一步。”
康敏郡主笑着点头,赵蓉英可谓是落荒而逃。
这回,再也没人敢小看唐丝丝了,就算有和赵蓉英交好之人,也不敢出头得罪她。
一是怕侯府,二是怕这位世子夫人,用天真无邪的脸,说着捅人心窝子的话。
果然啊,人都不可貌相,这位世子夫人,可不是善茬。
“非善茬”的唐丝丝,在宴席结束后被单独留了下来。
亭子里只有三个人,除了康敏郡主外,还有二公主。
方才人多欢声笑语之下叫人放松,但此刻就剩下她们三个,氛围安静,叫人无端的紧张起来。
尤其是对面的二公主,一直用打量的视线看她,似乎在探究着什么。
手心里都是黏腻的潮汗,唐丝丝努力的表现出神色自如,微笑着问道: “郡主,留下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康敏郡主友好的笑笑,指着二公主道: “她有话同你说。”
接下来便是二公主时不时的问几句家常,譬如平日里做什么,喜欢吃什么糕点等无关痛痒之事。
唐丝丝一一作答。
“看诊” “学规矩” “甜食都喜欢”……
“越和你相处越发觉得你有趣。”
二公主淡然一笑,道: “待八月我同长明成亲后,我们便是一家人了。”
寻常姑娘家提到婚事都会娇羞,但二公主不知是年岁大一些,还是出自皇族都是这般坦然,脸上只有温润的笑意,半点都没红脸。
唐丝丝点点头,不知道回答什么,只说了几句刘妈妈教的吉祥话。
回家之后,刘妈妈带人来了,见她赴宴疲乏,便只教了一个时辰。
唐丝丝昏昏欲睡,以为自己靠在小榻上并没睡着,谁成想一睁眼,屋里暗色一片。
“兰雪,兰清”
没等来丫鬟,倒是桌子旁站起来一道颀长的身影, “醒了”
随后,桌上的烛台被点起来,照亮男人英姿俊逸的面庞。
傅长黎将屋里所有的蜡烛都点燃,顿时灯火通明。
他道: “瞧你睡的香就没叫你。”
唐丝丝揉着眼睛: “长黎哥哥,什么时辰了”
“还早,饿不饿我叫人上晚膳。”
今日没有太多肉菜,全是清淡的蒸菜和汤类。正好唐丝丝赴宴吃的油,喝了两碗汤,又用了一些清蒸鱼就饱了。
夫妻俩轮番去洗漱,待洗好之后,唐丝丝睁着一双似被水洗过的清亮眼眸,道: “我不困了。”
她坐在床边,未着鞋袜的足肤白若玉,晃悠悠的,两只手撑在身侧,歪着头看他: “怎么办”
“那就等困了再睡。”
傅长黎穿着松散的寝衣,姿势慵懒的靠在椅背上,朝着她招招手。
“想做什么,我陪你。”
唐丝丝沉思片刻道: “那看书吧,或者我们说说话。”
她来到傅长黎身侧,也学着他的姿势坐下,不过她的腿没那么长,倒显得有点滑稽,于是正坐起来,将胳膊搭在扶手上,和他讲述今日宴席的事情。
等她说完口干舌燥,傅长黎递过来温水,爱怜的抚她发鬓。 “辛苦了。”
以前她还未出嫁时,只需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便好。现在嫁给他,反而多了许多杂事。
傅长黎内疚和心疼,将人抱起来说话。
“刚开始觉得累,但是我发现母亲叫人教我的东西都是有用的,”唐丝丝认真的叙述, “比如规矩,比如接人待物,还比如今天教的看账本。虽然我的回仁堂流水不多,但是按照母亲教的方法,账本更简单明了,方便多了。”
傅长黎不说话,埋首在她颈部,闷闷的嗯了一声。
唐丝丝抱着他的脑袋, “那你呢,最近在忙什么”
过了好一会,傅长黎擡起头,简单说了近日的事情。
……
日子一天天的过,唐丝丝学规矩的时候,傅长黎也在忙。
灾民变得多起来,朝廷给的补给以及一些捐赠之物分发,就成了麻烦事情。
这件事圣上交给几位指挥使,也是巧了,落在了傅长黎和黎谨言身上。
发放物资,登记灾民领取情况,很简单的事情。
可还是出岔子了。
王学义一脑门汗跑了过来,小声的禀告道: “指挥使,米的数量好像不对。”
傅长黎朝远处眺望一眼,见黎谨言正指挥手下给百姓发米,每个人只许领取一袋米,而他们的人则是负责发放被褥行李,两个队伍离的不远,百姓们可自行选择先领什么。
王学义急匆匆的道: “城内受灾人数都登记在册,城外的虽然没登记,但大差不差,所有采买的东西都是多算,就怕数量不够。但指挥使,您瞧,明显排队领米的人要比粮食多。”
傅长黎没动,只冷静问道: “行李还剩多少”
“回指挥使,还有八十套。”
再看一眼排队的人,大约有六十多,完全绰绰有余。既然王学义这般说,那粮食肯定不够六十袋了。
王学义气愤不已, “指挥使,怎么办”
“不急,一会对账便知。”
一刻钟后,果然没米了。
百姓们吵闹一番, “凭什么他们都有,我们却没有”
黎谨言讥讽: “不要钱的东西,你还想要多少今年雨水大,南方的早稻田根本运不过来,这可是从国库里搬出来的。” ‘
他一身官府,说话气势颇足,手握在腰间剑柄上,大有随时抽剑的意思。
那百姓见此吓的退后一步,却也不敢说什么了。
这时候一道沉稳的脚步声走了过来,傅长黎佯装不知,问道: “何事”
早就侯在这的李果赶忙跑了过来,一五一十的将情况说明。
百姓们也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话,求着再给点粮食。
“就这么一小袋米,一家子吃两天就没了,官爷啊,可怜可怜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