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蠢得不忍直视(2 / 2)
不过他还是有点疑惑,自已穿成祁同伟,然后自已早早的去了京城,那么这些案子哪来的。
比如,他在调查三起命案时,就牵扯出来的房地产商,就与李达康的光明峰项目有关。而大风厂的厂址就在光明峰项目规划之内。
而略打听一下,就知道,此时的汉东还是有一个山水集团,还是有一个叫高小琴的女强人。而这个高小琴还是给蔡成功拆借了五千万的过桥资金。
祁同伟就不得不想,祁同伟果然在全剧里,就是一个悲情的过场人物,但是,他在这里不起到主要作用。有他没他,这个故事该怎么发生,还是怎么发生了。
包括高小琴、赵瑞龙这些人,全部都是棋盘上的棋子,而下棋的谁?不好意思,祁同伟都不敢想。所以,他来了,是给钟小艾面子。还她的人情,可是钟小艾给他的暗示就是,你该干什么,干什么,只做自已的。其它的别掺和!
那么,祁同伟现在对于大风厂很敏感,怎么掺和这个,他其实很反感。所以现在侯亮平说啥,他都不想听。有案子报案,你要有案子,我才能管。
侯亮平也不介意,他真的挺了解这位学长的,这位就是只管案子,我不管你们背后有什么,我也不管受害人,凶手是谁,我只是单纯的破案而已。
卷宗交过来,先说丁义珍的逃跑案。丁义珍怎么逃跑的,祁同伟只怕是最清楚的,但也是最困惑的。因为原剧里,通风报信的是祁同伟。现在自已是祁同伟了,那么谁干的?
去见了高育良,他也很愤怒,就算过了这么久,他也觉得很生气。陈海、季昌明、李达康,还有当时公安厅常务副厅长刘奋。
祁同伟都有点无语了,这简直就是开卷了,从周边的基站也的确查出,那个时间有电话拨出了。但这五位里,最差都副厅了。若不是自已来,谁查。事实在原著里,也的确是等祁同伟饮弹了才全部真相大白。
然后,再看他们盯梢,一男一女竟然谈恋爱去了,丁义珍不见了近半小时,他们才发现不对。然后,人走了,陈海他们反贪局竟然觉得是因为汇报耽误了时间,才让丁义珍跑了。
祁同伟都想把反贪局的人召集在一起,进行专业培训了,或者说,又想把他们全骂一通,这都是些啥人啊。
出了报告,直接交给了高育良,省委打出的电话,无法确定是谁打的。至于说丁义珍出逃的漏洞,真的就是槽点太多,都无从说起。
高育良看完各人布控的情况,也无语了。所以就算是省委有人透露了,但只要布控得好,完全不至于会让人跑了。所以陈海说的怪汇报这个完全不成立。丁义珍一个副市长,也不是陈海不汇报就能拿下的。就像剧中高育良和侯亮平说的,‘你这个级别还没资格抓我。’所以高育良最后是中纪委下来的。
大家层级森严也有好处,不然,就重复古代酷吏横生的时代,官场真的就是乱套了。就像现在侯亮平和陈海干的那些无组织无纪律的事,若不是他们有好爹、好岳父,只怕早就渣都不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