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 第576章 荆襄的抉择

第576章 荆襄的抉择(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蒯良却从容不迫地说道:“瑁将军此言差矣!岂不闻‘唇亡齿寒’?刘备虽败,然其名望犹在。且观刘昆行事,虽一统北方,然其势太盛,必有内忧。收留刘备,可为我荆州增一屏障,亦可观北方之变。”

蔡瑁与张允代表荆州本土军事豪强的利益,他们优先考虑的就是保全自身权势与荆州既得利益。

刘备此人可不是省心的人,先后投奔公孙瓒、刘昆,都搅得他们不得安宁。

他来到荆州肯定不会消停,到时候必然会破坏现状。

而且,最关键的是,刘备还是长安朝廷的通缉要犯。

要是为了这么个玩意引来了刘昆这种强敌来攻,这是他们最不愿看到的。

蒯良沉吟片刻后,继续说道:“刘玄德是当世英雄,今其势穷来投,若杀之,恐负‘害贤’、‘不纳同宗’之恶名,寒天下士人之心。”

他走到堂中,面向刘表躬身施礼道:“不若暂留之,安置于北境新野。彼地毗邻汝南,正可与宛城一道,使其为我屏障,抵御北敌。”

“一则显主公容人之量,二则安刘备之心,三则固我北疆。若其异动,我据襄阳,亦可制之。此一举数得,方为万全之策。”

别驾刘先作为荆州名士和汉室宗亲,他更看重道义与名声.

他长身而起,朝刘表深深一揖道:“主公,子柔所言极是。刘备虽被朝廷通缉,但其‘仁德’之名人耳相传,杀之恐失人望。且其与刘昆势同水火,同宗相济,乃道义所在。”

但反对之声随即而起,从事中郎韩嵩闻言起身。

他本就对大将军刘昆代表朝廷庞大的势力心存敬畏,他神色激动地说道:“主公!荆州虽地大物博,然终究归属于朝廷。刘备反叛事实已定,不应收留此人,以免大将军刘昆借机向我荆州发难。”

东曹掾傅巽冷哼了一声,紧接着也大声说道:“主公,刘备包藏祸心,虽名为宗室,却无实证。在朝廷不思其职,反而包藏祸心刺杀大将军,意图搅乱天下。实乃叛逆,不能收留。”

蒯越此时也起身发言,但在此事上却有不同看法:“主公,刘备虽为英雄,然其绝不甘居人下。据属下所知,刘备昔日在公孙瓒麾下,公孙瓒待他不薄。可此人却不念旧恩,弃公孙瓒而走。”

“到了长安,大将军刘昆同样不曾亏待于他。但刘备此人非但不感念恩情,反而伙同他人,公然行刺大将军。”

“今落魄来投,虽表面谦恭,内心必怀异志。如此反复小人,若留之,恐养虎为患。”

堂上顿时争论不休,赞成与反对者各执一词,互不相容,声音也越来越高了。

一些未发言的官员则低头私语,交换着眼色。

刘表始终沉默聆听,内心波澜起伏。

这个时候的刘表并非庸主,还是比较开明的。

他有其盘算,宗亲情谊与名誉方面,他与刘备同宗,拒之或杀之,于名声有损。

但荆州局势不宜乐观,蔡、蒯、庞、黄四大家族严密控制着荆州上下。

本土大族势力日盛,当然不利于他治理荆州。

出于制衡的需要,适时引入刘备这股外部力量,或可微妙平衡内部权力,避免一家独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