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 第634章 襄阳归心(二)

第634章 襄阳归心(二)(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刘昆话音落下,场中顿时一片寂静。

刘先微微颔首,眼中闪过赞许之色。

黄承彦则轻捋长须,眸中精光流转,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其余荆襄世家家主见了,也是神态各异。

"我朝宗正一职,掌皇室亲族事务,至关重要。"刘昆继续说道,“历来都由德高望重的宗亲担任。”

"景升叔父劳苦功高,本是不二人选。然遭刘备等宵小暗害,实为憾事。"

他向前一步,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定格在刘琦身上。

"今孤将奏请陛下,由伯瞻兄继任宗正,入朝理事。既可告慰景升叔父在天之灵,亦彰显朝廷不忘旧勋之心。"

"宗正"二字一出,在场众人无不震动。

这可是位列九卿的显职,更是对刘表身份的极大肯定。

刘琦激动得浑身发颤,再次拜倒在地,哽咽道:"大王厚恩,琦......琦万死难报!父亲......您在天上看到了吗?大王一直没有忘记您!"

半年来的遭遇,已经让刘琦看清了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

荆州牧?呵呵!对他来说那就是致命毒药。

宗正一职地位崇高,足以让人富贵一生,最是符合如今的他!

刘琦的这一任命如同巨石入水,在荆襄世族中激起了千层浪。

许多原本对刘备仓皇逃离和司马懿坐视不理心生怨怼的人,此刻见刘昆如此厚待刘表后人,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

此时,徐晃率领的虎啸军团精锐已有序入城。

将士们铠甲鲜明,步伐整齐,迅速接管四门、府库、武库等要害之地。

令人称奇的是,汉军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城内的恐慌情绪竟渐渐平复。

刘先目睹此景,不禁暗叹:"唐王治军竟然如此严谨,焉能不定天下?刘玄德虽称仁德,临事却优柔寡断;司马仲达拥兵自重,其心叵测。看来,荆州的未来,当真要系于此人身上了。"

当夜,襄阳州牧府内灯火通明。

这里已被改为唐王临时行辕,刘昆设下简便宴席,款待刘琦、刘先、黄承彦等荆州一众头面人物。

席间,刘昆并不急于讨论军政要务,反而亲切问起荆州的风土人情、民生疾苦。

他谈笑风生,引经据典,从北方战事到草原治理,再到江东局势,均有独到见解。

这番气度与见识,令在座众人无不心折。

刘先坐在下首,越听越是叹服,原本尚存的一丝观望心态,此刻已烟消云散。

宴席散去,月光如水洒在青石路上。

黄承彦借故与刘先同行,两人沉默片刻,黄承彦率先开口:"始宗兄,观今日唐王气象,以为如何?"

刘先长叹:"宽严有度,恩威并施,更有囊括四海之志。非刘荆州或刘玄德可比。荆州......或许真到了改天换日之时。"

黄承彦点头,压低声音:"唐王年轻有为,雄踞北国,今又得荆州,大势已成。"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道:"小女月英,虽貌不惊人,然自幼聪慧。若能侍奉唐王左右,或可为其臂助。”

“且我黄氏与江夏黄祖乃同宗,若成此事,于安抚江夏,乃至整个荆南,或许......"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意思已不言而喻。

刘先眼中一亮:"承彦兄高见!此计大妙!既可结唐王之心,又可稳荆襄之势。明日我便寻机向唐王进言。"

黄承彦这一步棋,看似是嫁女,实则深谙政治联姻之道,旨在将家族利益与新朝崛起紧密相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