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张辽渡江!直捣芜湖(1 / 2)
光熹九年四月,长江浩荡,水势奔涌。
清晨的薄雾如轻纱漫卷,笼罩着宽阔的江面。
对岸的景致在氤氲水汽中若隐若现,平添几分神秘与肃杀。
历阳渡口,战船云集,桅杆如林,玄色旌旗在江风中猎猎作响。
淮南军团主将张辽张文远,卓然立于大汉水军旗舰“破浪”号的船头。
他身披玄色精铁鱼鳞甲,外罩一袭墨色织锦战袍,腰间佩剑的剑柄被手掌反复摩挲得温润。
江风拂过他颌下修剪齐整的短须,更显其面容刚毅,周身散发着凛然杀气。
身侧,水军都督周泰与副都督蒋钦同样甲胄鲜明,神色凝重。
周泰体魄魁梧,脸上那道从眉骨斜划至颧骨的狰狞刀疤,在熹微晨光中更显悍勇。
蒋钦则身形精干,眼神锐利如鹰。
正俯身仔细检视摊开在舱板上的江防舆图,手指沿江岸线缓缓移动。
“文远将军,”周泰抱拳说道,“风向已转东南,水流平缓,正是扬帆渡江的绝佳时机!”
张辽微微颔首,目光依旧凝视对岸。
沉声道:“有劳周都督、蒋都督悉心准备。此次南渡,乃大王经略江南之关键一役,贵在神速与隐蔽,务求打孙权一个措手不及!”
“将军放心!”蒋钦抬起头,“我水军将士枕戈待旦已久,必保大军安然横渡!对岸丹阳郡内,荀友若与臧宣高的吴越军团已肃清沿途哨卡,做好了接应准备。”
张辽不再多言,深吸一口带着江水潮气的空气。
他霍然转身,面向在岸边肃立如林的两万淮南精锐。
这些从他镇守的合肥带来的百战之师,虽静默无声,但眼神中燃烧着澎湃的战意。
“将士们!”张辽的声音清晰地穿透晨雾,传入每个士卒耳中,“吾等奉唐王钧令,南渡大江,收复江东!建功立业,封妻荫子,正在今日!登船!”
“诺!”两万人齐声应和,声浪如雷,震得江边芦苇荡中栖息的水鸟惊惶四散。
令下如山倒,庞大的船队开始有序离岸。
周泰、蒋钦各司其职,指挥大小战船破开迷雾,犁开江水,向南岸疾驰。
船桨整齐划一地击打水面,发出哗哗的节律声,与江风的呼啸交织成一曲雄浑的战歌。
孙权在横江津与牛渚营布置了重兵,背靠于湖县,牢牢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就在江东军严阵以待的时候,朝廷水军船队忽然转道,逆流而上。
江东水军在芜湖水战已经被打残,根本就无力应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艘艘敌军舰船消失在他们的视野里。
几乎与此同时,下游广陵城外的江面上,亦是旌旗蔽空,鼓声震天。
广陵太守太史慈亲率麾下兵马,大张旗鼓地集结船队,摆出一副欲强攻对岸丹徒的态势。
这无疑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佯攻,旨在将周瑜主力牢牢牵制在丹徒一线,使其无暇他顾。
丹阳郡,宛陵城,吴越军团大营。
自周瑜兵败后,荀谌与臧霸兵不血刃地接管了丹阳郡治所宛陵。
此刻,郡城以东的芜湖、溧阳等地虽尚在孙权控制之下,但丹阳大部已纳入长安朝廷版图。
中军大帐内。
丹阳太守荀谌与吴越军团主将臧霸正在升帐议事。
荀谌年约四旬,面容清癯。
三缕长须更添儒雅,但眉宇间隐含的锐气显示出他并非寻常文士。
臧霸则是一派豪雄气象,虬髯戟张,不怒自威。
臧霸洪声道:“友若先生,文远将军渡江在即,芜湖乃我军南下首关。守将吕岱吕定公,为人严谨持重,深得孙权信重,将芜湖经营得铁桶一般。若强攻硬取,恐我军伤亡不小,先生可有妙策?”
荀谌闻言,嘴角泛起一丝成竹在胸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