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成圣(1 / 2)
“定北王十万铁骑入西域,一举击退霜戎二十万大军,迫使其退居灰鹭、白鹰二城。
西域四镇虽依然在我等掌握之中,可我军若是固守,兵力过于分散,看似占据主动,实则进退维谷。
霜戎大军驻扎两城之中,只待春暖花开,便将再次获得一战之力。
大宁经济看似繁荣,可这些年大半财政收入皆用于军事之上,尤其是经年前宁魏国战,消耗巨大,基本已成摇摇欲坠之势。
西域十数万大军,等待朝廷后勤增援,实在是困难。
如今大宁与霜戎战事,与其说是比兵强马壮、战场厮杀,更不如说,是在比拼后勤补给,比谁更能熬下去。
定北王深知大宁内部困难,更是急切地想要速战速决,寻求决战机会,不愿将战事拉长,拖垮朝廷。
然,志以为,此番国战,情况比目前看到的更要复杂。
霜戎为何如此认准西域,莫非只是因为想要趁宁魏国战空袭,趁我不备,偷袭于此?
这确实是一条原因,然而,这仅仅是地利。
秋冬起大战,对霜戎不利,因此,他们没有天时。
志以为,天时地利人和,唯有三者得其二,那年轻的雪原汗王方有信心出兵。
而那人和一条,或许,便要放在……西域诸部落上。
那些部落,虽敬我大宁皇帝陛下为汗,可这些年来,我朝为彻底征服西域,将其压制的力度过大,部落中难免出现逆反的倾向。
霜戎,恐早与西域诸部有过联系,尤其是在宁魏国战,霜戎出征的节骨眼上,他们人心思动,想要重新获得自由,宁愿与霜戎合作,也要脱离大宁的统治。
若他们趁机叛乱,扰定北王大军后方,恐于战事极为不利。
此时,不得不防,万万要小心。
且,霜戎王帐内,并不少谋士,年轻汗王本身,也是一位极为聪明的王者。
他们定然能猜测分析出大宁内部的问题,以及定北王对于战事的态度,能把握到他想尽快结束战争的想法。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朝廷应当已然发兵,试图阻断霜戎大军后方支援。
霜戎人,应当能够猜测的到,且做好了布置。
若志猜想不错,出兵的,应当是雪满关。
只有那里,最靠近雪原,且战士可直通霜戎大军后方腹地。
原本,有霜戎鹰峦部负责将雪满关钉死在那里,却被薛盛总兵一击而溃。
而此时,霜戎应重新调整了策略。
丁贾强杀蜀王未果,去了军中王帐,参与战争。
若是不出意外,恐怕丁贾,便是应对我朝那支奇兵的后手。
奇袭霜戎后方,如此重大责任,带兵的,定然是雪满关关键人物,若是有可能,甚至是薛总兵亲自领军出征。
而还有可能的是……老二(划掉)蜀王亲征。
蜀王身旁高手护卫众多,力量强大,行奇袭任务,效率更高,且更加安全。
以他的性子,极大可能会愿意承担这份责任,此时,恐怕已然在路上了。
此事,殊为凶险,若当真如志猜测这般,有天下第四亲自带兵,专门设计围杀蜀王,老二就算身旁有破晓高手傍身,也恐难逃一劫。
早些日子,愚就已然察觉到此战哪里有些不对,直到战报不断传来,才在这几日勉强算出大概。
霜戎一方,恐将计就计,在大宁奇兵扰其后方时,故意营造出慌乱假象,给我朝大军决战的机会,随后与西域诸部里应外合,内外夹击,将我朝十数万大军,一举葬送!
此事事关重大,若西域大军出事,定北王牺牲,恐大宁天下危矣。蜀王的性命更是重中之重,还请再慎重考虑,是否能及时做出应对,挽回局面。
上述,皆为个人浅见,若朝廷早有准备,自然皆大欢喜。
可若非如此……但愿不会发生吧。”
……
春秋书院,
青云台。
这是一座极为精美的建筑,矗立在大湖之旁,有亭台楼阁,有藏书万卷。
这座建筑,是书院祭酒的居所,住着孟铭与他的弟子们。
前年陛下巡至东海,青云阁被征为行宫,李家几人曾在此歇脚。
此时,青云阁西苑。
身着白净里衣的李志躺在床上,面色苍白,眼睛紧闭,额头上不住冒着虚汗,依旧在昏迷着。
他已经在床上躺了三日了,此时仍未转醒,痛苦辗转反侧着。
不知窗外飘落了几片雪花,将窗沿堆满,又挂上枝头。
大雾悄悄散去,阴寒的天空慢慢放晴,阳光照进窗内,又给这房间添了几分暖意。
“呼……”
李志的眼皮轻颤几下,缓缓张开。
映入眼帘的,是熟悉的布置。
他知道,这是自已的房间。
忽的,浩然之气扬起,李志猛然直起身,看向坐在自已书桌前的那道身影,他的手里,握着一张纸。
黑色常服,银白腰带绣有蟒纹,发间裹着些许银丝,面容坚毅,气质英武,眼角间却带着几分疲惫。
李志瞪大眼睛,张了张嘴:
“陛、陛下?”
话刚说出口,李志看到那面容熟悉的男子嘴角出现了一丝笑意。
李志反应过来,摇了摇头。
不是陛下,只不过长的有几分相像而已。
他撑着身子,下了大床,对着那人俯身拱手一礼:
“李志,见过祁王爷。”
祁王看着容貌俊朗的年轻人,不动声色地微微颔首。
他依旧坐在书桌前,抬了抬手中的宣纸。
“这是你自已想出来的?”
李志看着祁王片刻不离手的纸张,悄悄松了口气,老老实实应道:
“是晚辈所想。”
“嗯。”
祁王点点头。
李志犹豫片刻,再次开口道:
“王爷,不知……晚辈所算,可有错漏之处,朝廷可早有应对?”
祁王瞥了李志一眼,见其脸上担忧焦急之色不似作伪。
“凭着仅有的一些情报,加上你自身的眼界与见解,能算到此处……还算不错。”
李志见祁王的淡定神色,心里的石头落了下来。
“赵山不会允许自已打仗时,后方有不稳定因素的。
西域诸部若要叛乱,宁魏大战结束之前,是最好的时机。
可惜,他们没有把握住。
等到赵山赶来,他们若是还胆大包天,妄想与霜戎里应外合,打得是将我朝十数万铁骑一口吞下的心思,胃口那么大,也太过于小瞧那位了。
不过你的思路不错,本王已派信使前往西域,快马加鞭,赶去提醒定北王了。
至于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