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侍妾 > 第29章

第29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29章

过年王府膳食多是荤菜, 顾如约没胃口, 一早沉香去大厨房取早膳。

桂香给顾如约梳头, 念叨,“沉香取早膳, 还不回来。”

话音刚落,沉香提着提盒进来,“奴婢说夫人吃清淡点的, 吴大娘给主子现煮的清粥, 怕沾染荤腥,锅里烧开水刷了几遍,奴婢捡清淡的小菜拿了几样。”

顾如约看一眼桌上摆着早膳, 一罐清粥, 几样凉拌小菜, 银鱼干, 糟鸭蛋, 寒冬腊月, 王府的餐桌上能看见绿莹莹水灵的新鲜蔬菜,怪喜煞人。

就着小菜, 喝了一碗粥, 顾如约放下碗筷, 沉香和桂香一条腿跪在炕沿边, 把剩下的吃了。

刚捡了桌子, 柳轻罗带着丫鬟进来, “妹妹这是吃的早膳还是午膳?”

顾如约站起来, 笑着说;“姐姐打趣我太懒了。”

让座。

柳轻罗坐下,说;“过年饭点乱了,大厨房只备早晚两顿饭。”

边说,瞄着她的脸,顾如约刚承雨露,面色白皙透着红晕,心底羡慕。

顾如约在对面坐下,“我正想去看看姐姐,姐姐就来了。”

桂香端上新沏的茶水,捧给柳轻罗,然后捧给顾如约,沉香端上茶食。

两位主子在屋里吃茶说话,三个丫鬟在外面桌上磕瓜子。

柳轻罗的丫鬟海棠小声说;“你们知道吗,良秀夫人彻底失宠了,良秀夫人哭哭啼啼地跪在晋王寝殿外,晋王不见,晋王殿下的一句贱婢,府里的人背地里全都笑话她。”

沉香解气,问:“后来呢?”

海棠说;“还有什么后来,后来良秀夫人跪着不走,大过年的,扰了殿下的好心情,殿下命人把她关起来。”

屋里的柳轻罗也正好说起这件事,感叹,“胡良秀太得意忘形了,也挺可怜的,捧得高,掉下来摔得狠,落差太大,一时难以接受,行为失常。”

柳轻罗看着顾如约笑了一下,“殿下对妹妹一直宠爱有加,当然妹妹也不是胡良秀。”

顾如约淡淡地道;“后宅女人的荣宠全在殿下的一念之间,妹妹跟胡夫人没有什么不同。”

柳轻罗笑说:“胡良秀怎能跟妹妹相比,妹妹心思通透,进王府不过半年,晋王频频眷顾。”

自己进王府三个年头了,兰林院晋王从未踏足。

顾如约抓了一把瓜子,“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帝王后宫三千,宠一时容易,宠一世难,现在萧逸对她很好,顾如约不敢把话说太满。

突然,脑子里闪了一下,顾如约恍惚想起昨晚萧逸好像问自己有什么愿望,自己回答说跟他在一起。

萧逸怎么回答的,她困迷糊了,没有听见。

柳轻罗转了话题,问;“你妹妹到家了吧?”

顾如约喝了一口茶水,道;“早到家了,说来惭愧,我这个妹妹从小被继母娇惯,极任性,我给家里的书信里叫父亲好好管教。”

萧逸的话言犹在耳,你父亲是个秀才,教导出这样的女儿,骨子里轻蔑不屑,出身低贱,自己又不自爱,怪不得别人瞧不起,可萧逸的话,比打自己还要难堪,所以自己跟胡良秀在萧逸心里有何不同。

柳轻罗看屋里没人,压低声音说;“这件事我也听说了,你妹妹误中了别人的圈套,顾妹妹这里揭过了,十足的气度。”

顾如约笑笑,“公道自在人心。”

这件事上,萧逸已经给足她面子,难道还要萧逸把侧妃和庶妃同胡良秀一同问罪,那就太不识时务了,她在晋王心里多少分量,自己还是拎得清。

两人住得近,没事喝茶闲聊,同侍一个男人,顾如约不想深交。

两人又闲聊别的,黄昏时,柳轻罗告辞走了。

沉香把方才海棠的话学了,末了说;“胡夫人得宠时欺负主子,害奴婢挨了打,真是报应。”

桂香一旁说;“奴婢刚才去大厨房送家伙,听说府里下人一日给她送一顿饭,现在失势了,没人替她在晋王跟前说话。”

胡良秀被姬侧妃等人利用,设计顾如玉针对自己,倚仗晋王的宠爱,无所顾忌,哪里知道姬侧妃和董、梁三人是一石二鸟,借着胡良秀之手,令自己难堪,颜面扫地,东窗事发,晋王厌恶胡良秀,借此除掉二人。

姬侧妃和董、梁三人面和心不和,但在对付自己和胡良秀做了同路,王府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现在事败,姬侧妃等人抽身干净,由胡良秀顶缸,去掉一个劲敌,三个人没想到此计被晋王看穿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也没捞到什么好处。

如此结果,顾如约还用在晋王面前多费口舌吗?如果不依不饶,令萧逸反感,反倒落了下乘。

这两个丫鬟茫然无知,混混沌沌的,需得提点几句,“背后算计我的何止她一人,没人配合她演戏,又怎能做到天衣无缝,你们想她把金簪放桌上,如果中间出了岔子,有人过去拿了,计策失败。”

沉香和桂香恍然大悟,沉香说:“奴婢听说,董夫人支使二姑娘去的。”

顾如约轻咳了声,“有些话烂在肚子里,这件事到此为止,休要再提。”

点到为止,顾如约怕两个丫鬟傻乎乎的被人利用,至于背后之人的暗算,见招拆招。

这时,门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声音,“奴才奉晋王殿下之命,给夫人送东西来了。”

桂香走出去,挑起门帘,一个太监走了进来,顾如约认识,这是晋王身边的贴身太监王有福,身后跟着一个小太监,小太监怀里抱着一个匣子。

王有福满脸堆笑,躬身行礼,“晋王殿下命奴才把这个匣子给夫人。”

接过小太监捧着匣子,双手呈上,沉香接过,递给顾如约,顾如约低头看看紫檀嵌百宝匣,问:“里面装的什么?”

王有福躬身道;“奴才也不知道。”

王有福带着小太监走后,顾如约把匣子放在几上,打开瞬间,雪亮晃眼,明黄缎上躺着三颗夜明珠,冬季太阳将落山时,前面高大的殿宇遮挡,屋里光线暗,三颗夜明珠发着幽光,屋里通亮。

顾如约拿了一颗珠子放在掌心,夜明珠硕大,道;“我还没见过这样大颗的珠子。”

沉香说;“这一颗珠子比烛火还亮。”

顾如约望着掌心里的珠子,说:“前朝有一个公主,夜间打牌,用夜明珠当灯盏照亮,通宵达旦地打牌,殿下赏赐我夜明珠,大概也是取自这个典故。”

桂香高兴地说;“那以后我们打牌用夜明珠照亮。”

“这种奢侈的生活,也是你家主子配过的,传出去遭多少人嫉妒。”

顾如约说着,把夜明珠装进匣子里,递给桂香,“好生收着。”

正月期间,萧逸进宫陪梁帝,大宴群臣,参加朝廷节庆里的各种活动。

萧逸没来拥翠居,经常派太监送东西过来,皇宫御膳房做的点心,贡品茶叶、鱼翅、雪蛤膏、化州橘红、京塘莲藕、四川贡桔、山东水晶梨等。

沉香悄声说;“殿下派人送来的皇家贡品,就连东院都没有,只送到咱们屋里。”

顾如约看着桌上堆着的太监刚送来的东西,道;“太张扬了,府里人当面不说,背后还能堵住别人的嘴。”

扫了姬侧妃的面子。

桂香说:“咱们主子以后晋了侧妃,也就没人说嘴了。”

顾如约正色道;“以后人前人后,别提这个茬,这都是府里人浑说,殿下可从未当面说过晋我为侧妃的话。”

桂香小声说;“那日家宴,殿下那么多人说了,不能听错。”

顾如约不愿意往深了想,道;“殿下喝多了,顺口提一句,过后谁还当真。”

桂香和沉香情绪一下低落了,白高兴一场。

正月里热热闹闹,上元节头两日,王府管家带着家仆早早把花灯挑起来,花园里树枝上挂满花灯。

桂香说;“我们老家上元节可热闹了,街上有舞狮子唱大戏,大人小孩早早吃罢饭,穿新衣上街看热闹,人人手里提着一盏灯。”

顾如约前世未出阁时,上元节赏花灯,那时跟着大哥二哥,玩到半夜回家。

十几年没看过花灯,顾如约轻叹了一声,“我们连王府都出不去。”

“本王带你去。”

闻声顾如约回头,意外看见萧逸走了进来。

急忙跳下塌,“殿下说真的,带我看灯?”

萧逸沾染笑意的深眸望进清亮的大眼睛,“当然真的,今晚带你去一个观灯最好的地方,不过你要换一身衣裳,扮作下人跟着我。”

沉香说;“府里过年发下的新石榴红裙奴婢没上身,借给主子穿。”

顾如约嫌弃地看一眼她五短身材。

“主子穿奴婢的衣裙。”

桂香身量高矮跟顾如约差不多,顾如约嫌弃看了一眼没有腰身的桂香。

桂香羞赧,小声加了一句,“奴婢的裙子做瘦了,穿不了。”

萧逸的目光在这两个丫鬟身上扫过,这俩丫鬟丑的各具特色,笨的什么事情都看不出来。

皇宫里六宫粉黛,环肥燕瘦,王府里也都是挑选出拔尖的,主子跟前贴身侍女不能说标致,起码是清秀伶俐的。

这俩丫鬟,叫沉香的丫鬟黑,天黑找不到人,叫桂香的丫鬟,看见这张脸,鼻翼两侧几颗雀斑,像大饼上散了几点芝麻。

这时,高升手里托着一身小厮的衣裳走入,萧逸说;“换上小厮的衣裳,今晚人多,出门方便。”

顾如约换了小厮的衣裳出来,看见萧逸唇角边隐约的笑意。

低头看小厮的打扮,“殿下,我穿的不合适吗?”

萧逸噙着笑,连说;“合适,你穿什么都合适。”

一样的衣裳穿在不同人的身上,竟然效果截然不同。

眼前的小厮面皮白净清俊,萧逸移不开眼,摆手招呼,“过来。”

顾如约走过去,坐在萧逸腿上,萧逸鼻端飘过一缕清香,哪里像小厮。

“殿下带婢妾去哪里?还要装扮成小厮。”顾如约问。

萧逸揉了揉她的一头乌黑顺华的秀发,说:“去了你就知道了。”

把她放开,桂香替主子挽发,插上一支竹簪。

打扮停当,看没什么不妥,冷眼看不出是女子,萧逸牵着她的手往外走。

两人走出门,顾如约叫了声,“殿下!”

萧逸侧头看她,“落东西了?”

顾如约低头,看看两人扯着的手,“堂堂晋王扯着小厮的手。”

“本王断袖之癖,谁管得了。”

京城上元节前后三日放夜,城门不关,举城欢庆,灯火昼夜不息,歌舞升平,通宵达旦。

王府的马车经过皇宫前的御街,人流摩肩擦踵,道路拥挤,马车行进缓慢,顾如约卷起马车帷幔,看街道两旁店铺商家搭起彩棚,红灯高挂。

御街是灯市,皇宫门前一条东西横街。

皇城的辰星楼,是最高处,每年梁帝陪着太后,皇后等后宫妃嫔,皇亲国戚,文武大臣站在辰星楼上观灯。

皇城下御街歌舞百戏无比喧哗,声震十数里地。

民间杂耍有吞铁剑的、玩木偶的、演杂剧的、说书的、吐五色水儿的、弹琴吹箫的、驯猴的甚至驯鱼的、驯蚂蚁的、驯蝴蝶的……整个御街那叫一个热闹,车马轿都寸步难行。

晋王府的马车停住,侍卫吆喝,怎奈人群堵塞,半天不能移动,萧逸看看前面拥挤,果断地道;“下车。”

萧逸先下车,顾如约从马车探出半个身子,萧逸伸手把她抱下车。

今日人多,侍卫不敢松懈,簇拥着萧逸和顾如约走进皇城,侍卫在城下等候,不能登楼。

萧逸带着顾如约一个人上去,顾如约紧随在萧逸身后。

登上辰星楼,顾如约站在皇城最高处,御街尽收眼底,辰星楼上候着不少人。

突然,太监一叠连声高喊,“皇上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驾到!”

声音此起彼伏。

楼上候着的人分开路,跪在两侧山呼万岁。

顾如约跪在萧逸身后,不敢擡头,余光瞥见一抹明黄龙袍从眼前飘过。

梁帝和皇后扶着太后,侍卫太监宫女,前呼后拥登上辰星楼。

今日楼上观灯人多,没人注意顾如约,顾如约紧跟在萧逸身旁,不敢离开半步。

居高临下,万民仰慕,皇家至高无上的尊荣。

顾如约前世是低等嫔妃,自然没有来看灯的资格,头一次站在高处朝下望,视野开阔,城墙下,御街一片灯海,能听见街上行人喧嚣声,鼓乐声,杂耍的叫好声。

萧逸回头问;“想下去看看吗?”

顾如约点头,“想。”

萧逸带着她,没人注意溜下城墙。

两人走出皇城,来到皇宫前御街上,灯市的人摩肩擦踵,萧逸握着她的手,带着她穿过人流。

侍卫不离左右保护晋王和顾如约,萧逸牢牢地牵着她的手,怕人流冲散。

萧逸掌心的温暖,传到顾如约的手上,一直到心底,寒冬的夜晚,顾如约一点不觉得冷,看着前面峻拔的背影,世上的艰辛有他相伴,雨雪冰霜有他抵挡,顾如约什么都不怕了。

本朝民风算开化,平常未出阁的姑娘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上元节前后几日,家里管束不严,会情郎,一对对年轻男女,手里提着灯游玩。

御街到处是卖花灯的,花灯的材质有绢纱、烧珠、明角、麦稭、通草等,各种样式,眼花缭乱。

有的店铺从正月就开始在门前挑起花灯,出灯谜招揽顾客,猜对了就送小礼物。

萧逸和顾如约从一个店铺门前经过,顾如约驻足,看这家店铺从燕山峡谷里采来大冰块,雕琢成冰灯,很是新奇。

一会又被噼啪响声吸引,一家店铺门口,立着一个用泥土塑成的判官,中间是空的,里面塞了柴草,点燃后发出响声,火星子从判官眼睛口鼻往外冒,吸引不少路人。

官府在御街中央搭建一座鳌山灯,无数盏花灯组成,煞是壮观。

街上吆喝叫卖花灯的声音此起彼伏,萧逸问;“你喜欢那盏灯,我买给你。”

顾如约盯着一盏镶水晶珍珠的花灯,精致华美,烛火相辉映,晶莹剔透。

顾如约想这盏花灯很贵,很多人围着看,没人敢问价钱。

没敢开口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