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侍妾 > 第43章

第43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43章

“如约, 我们忘掉过去, 重新开始好吗?”

她离开, 他们又相遇,她救了他, 失而复得,无论如何他都不想放手。

黑漆漆的屋里,极静, 两个人能听见彼此的呼吸, 萧逸手心出汗,压下急促的心跳,紧张不安地等待顾如约的回答。

“我不想重新开始, 我不同你回京城了,你不放我去西岐国, 我就住在这个小山村好了,找块地方, 盖几间房屋, 我答应你,这一世都不离开这个小山村。”

这样总可以了吧,顾如约想。

窗外月色融融, 山里的月清又明亮,一缕月光照在炕上两个人中间隔出的距离。

萧逸从未感到如此的无力。

长生在学堂, 平常不能回家, 端阳节后长生回了学堂, 五婶掐指一算, 一晃又一个月了,这个月该交束修费了。

她数着筐里攒的鸡蛋和鸭蛋,打算卖掉把这个月的束修费交了。

桂香要跟五婶去,桂香想买块料子,给辛驳做衣衫,辛驳出门没像样的衣裳,桂香现在整颗心都放在辛驳身上。

五婶跟桂香去集市了,入夏后,四周群山环绕,小山村空气好,水质干净,蚊虫少,但偶尔也有蚊虫叮咬,顾如约坐在窗下绣香囊,装上驱赶蚊虫的草药,挂在身上。

她本来这个香囊是先做给五婶戴的,五婶看了她绣的香囊,说:“这玩意怪精致的,太费功夫了,我们山里人不作兴戴这劳什子,下地干活碍事,皮糙肉厚的,小虫子咬一口,不打紧,你还是送你相公吧。”

顾如约曾经绣过一个香囊,想送萧逸,她女红不是很好,下了许多功夫,比这个香囊绣的精细,当时绣香囊时,一针一线,心里很甜蜜,后来,她知道了真相,同他决裂,她把那个香囊压在箱底,留在晋王府。

这一个绣好了,自己戴,她的相公想戴香囊不知有多少女人愿意做给他。

一擡头,看见余平走进小院。

萧逸跟余平在院子里说话,两人站的地方离窗下不远,两人低声说话,飘到顾如约的耳朵里。

不熟悉的声音是余平,“宫里出事了,皇后娘娘突然病重,皇上焦急万分,宫里人心惶惶。”

“病得可真是时候。”

萧逸略带嘲讽的声传来。

顾如约在屋里听见,手一抖,绣花针扎在手指尖,突然,前世的记忆涌入脑海,父亲获罪,其中一项罪名,好像就有这次皇后重病事件,宫里有两个嫔妃受到牵连,其中就有七皇子,皇七子庆王萧??的生母江嫔获罪赐死。

皇七子庆王萧??跟萧逸关系亲密,萧逸登基后,这桩旧案被翻出来,父亲身为太医院院使,受到株连。

这个事件是她还没入宫时发生的事,她不是清楚事件经过,但当年在皇后重病三个月后,京城发生了一场巫蛊案,皇宫里不少人受到牵连。

巫蛊案是父亲其中一项罪名,萧逸是个英明的君主,对顾家一案,不存在冤枉,所以顾如约父亲顾院使,参与宫斗,确有其事。

可父亲跟皇后一伙,凭着顾如约对父亲的了解,父亲胆小怕事,她猜测是皇后利用父亲,皇后手里一定有要挟父亲的把柄,顾家因此落难,其实并不冤枉,因为这桩案子死了不少人,萧逸对顾家深恶痛绝,她当年跪了一夜求赦免父兄死罪,萧逸网开一面,免了死罪,活罪不饶。

此次事件最主要的是害七皇子生母获罪,最后死于冷宫,七皇子恨怨难消。

但前世这桩事件出的比现在晚,顾如约没想到提早发生了,今生许多事情都有变化。

顾如约不能眼看着顾家重蹈覆辙,她即便是在萧逸面前留了后手,以后可保顾家免死之罪,但无辜而死的人,何其冤枉,她不能阻止事件发生,也不能袖手旁观,过自己的太平日子。

父亲并不无辜,无数人的惨死,增加顾家的罪孽,前世家人有罪,有错,血浓于水,她都不能不顾。

顾如约打消了留下的的念头,

萧逸跟余平说完话,走进屋。

顾如约手里拿着香囊,半天没有动一针。

萧逸站在她面前,双手握住她削肩,低俯身,黑亮的双眸望着她,“如约,宫里有事,我这一两日就要返回京城,你同我一道走好吗?你能再相信我一次吗?”

顾如约放下手里的针线,“好,我同你回京。”

相不相信萧逸,现在不是她考虑的事,更重要的是尽快赶回京城,以她一己之力不能阻止灾难发生,她只能靠晋王,或许能够避免,救无辜的人。

黑亮的眼睛绽放出璀璨的光芒,萧逸抓住她肩头的手收紧,“如约,谢谢你!”

顾如约肯跟自己回京,太意外了,他几乎不敢相信是真的。

到了正午时分,沉香做好了午饭。

萧逸在树底下,忙着做木匠活,顾如约看他手里拿着几个长木块,看了一会,顿悟,原来萧逸在做孔明锁。

这时,村里一个老婆婆走来,刚进门便唤,“顾娘子在家吗?”

顾如约从窗户里听见,清脆地答应一声,“在”

急忙从屋里出去,老婆婆已经走了进来,顾如约快走几步上前搀扶住她,“许家婆婆,屋里坐。”

许婆婆上了几岁年纪,山里人腿脚利索,说;“不了,院子里凉快,就在院子里坐。”

一眼看见树下的萧逸,萧逸朝老婆婆点点头。

老婆婆打量他,“这是你相公,这后生长得俊,你们这小俩口,像戏文里唱的郎才女貌。”

顾如约扶许婆婆坐在院子里倭瓜架下的椅子上,这里阴凉。

老婆婆坐下,摸索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这是我儿子给来捎来的信,烦劳顾娘子给我念念。”

村子里人都知道顾娘子有学问,平常谁家来信,都找顾如约念,代写回信。

顾娘子性子好,有求必应,从来没有不耐烦,因此,大家都愿意找顾娘子帮忙。

顾如约扫了一眼信,信措辞生疏,不连贯,字体不工整,写信人好像没念过多少书,报平安的家信。

许婆婆的儿子在北边一个镇上亲戚家开的铺子里帮工,信里的意思是,战争毁坏了田地,不少百姓房屋被毁损,镇西候减免了赋税,安顿了无家可归的百姓,打仗时铺子歇业,现在开门营业了。

顾如约通俗地给许婆婆念了一遍,心想,镇西候施宗彦把西北治理得很好,百姓安居乐业,可惜是国人眼中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没有好下场。

许婆婆把信收起来,“顾娘子帮我回一封信,说家里一切都好,不用惦记,捎来的银子收到了…..”

顾如约招呼沉香取来纸笔,写了一封回信。

给老婆婆念了一遍,许婆婆很满意,小心地揣着信,告辞回去。

顾如约扶着她出门。

过一会回来,萧逸正摆弄他手里的长木块,问;“送家去了?”

“许婆婆年岁大了,我送到她家门口。”许婆婆家住村中间,离着不远。

顾如约过去看看,萧逸是在做孔明锁,问:“给长生的?”

“嗯”

萧逸拿两个木块比量着。

萧逸这么喜欢孩子,晋王府没有一个孩子,所有最好的都是留给那个心里最重要的人。

顾如约知道,对薛贞柠,自己是介意的。

为了家人,跟萧逸重新开始,终是心存芥蒂。

顾如约继续回屋绣香囊,香囊快收针了,看见五婶和桂香走进院子。

顾如约放下香囊,走出去,五婶筐里买了日用品,看桂香买了衣料。

顾如约接过五婶手里的筐,说;“饭刚做好,正好吃饭。”

五婶拿过放在板凳上的大蒲扇扇着风,“天真热。”

顾如约倒了一碗茶,端给五婶,“五婶,这是我用中草药配制的凉茶,夏季解暑。”

五婶端起碗,喝个干净,朝树下的萧逸说;“还是识文断字好,顾娘子有学问,懂得多,如果是个男儿身,一准考个举子,不像我们村里的婆娘,整天只知道干活。”

萧逸的唇角扬得很高。

刚开始五婶看这顾娘子身娇肉贵,村里的婆娘背后议论,庄稼人懒婆娘是要被人笑话的,见天睡到天大亮,两个丫鬟侍候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动动针线都极少,相处久了发现顾娘子的许多好处来。

顾娘子的学问好,性情好,心地好。

桂香拿着布料,来求顾如约,满脸羞赧,“主子,您能帮奴婢裁剪,奴婢给辛驳做一件褂子。”

顾如约摸料子,滑爽柔软,桂香给辛驳买了一块府绸料,夏季穿着透气凉快,这回舍得花钱。

“你拿一件辛驳的旧褂子,我照着给你裁剪。”

“谢谢主子!”

桂香高兴地跑回屋,取辛驳的旧褂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