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宠你入骨,四爷的霸气小福晋 > 第262章 何惧风浪?

第262章 何惧风浪?(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谙达不必多礼。”胤禛虚扶一把,“皇阿玛有何旨意?”

梁九功直起身,笑容更深:“万岁爷惦记王爷和福晋,尤其惦记福晋腹中的小阿哥小格格。特命奴才送来两样东西。”他一招手,身后两个小太监捧着锦盒上前。

梁九功亲自打开第一个锦盒,里面赫然是一尊通体莹润无暇、雕工精湛的白玉送子观音。观音面容慈和,怀抱婴孩,玉质温润,在厅堂光线下流转着柔和的光晕。

“这尊白玉观音,是万岁爷早年收着的一块和田籽料,亲自画了样子命造办处高手匠人雕琢而成,开过光的。万岁爷说,给福晋安在屋里,保佑母子平安顺遂。”梁九功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恭谨和传达圣意的庄重。

他又打开第二个稍小的锦盒,里面是一枚鸽卵大小、通体赤红如血的鸡血石印章石料,石质凝润,血色鲜活欲滴,毫无杂质。

“这枚昌化鸡血石,亦是难得的珍品。万岁爷说,王爷新封亲王,理当用印。此石性稳,色正,寓意祥瑞,给王爷刻方私印正合适。”梁九功说完,垂手肃立,“万岁爷口谕:差事要办好,身子更要紧。府里安稳了,前头才能无后顾之忧。”

胤禛看着那两样价值连城、寓意深重的御赐之物,心头微震。白玉观音是给筱悠和未出世孩子的护佑,鸡血石印是对他亲王身份的认可和期许。康熙此举,既是恩赏,更是安抚,将王府的安稳提到了与朝政同等重要的位置。

他深深一躬:“儿臣(儿媳)叩谢皇阿玛(万岁爷)隆恩!定当谨遵圣谕,不负天恩!”

梁九功连忙避过,脸上笑容真挚了几分:“王爷、福晋快快请起。东西送到,奴才的差事也算完了。另外……”他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万岁爷今早去毓庆宫瞧过太子爷了。太子爷气色瞧着好了不少,也能进些清粥了。万岁爷在里头待了足有小半个时辰,父子俩说了好一会儿话。出来时,万岁爷瞧着眉头像是松快了些。”他点到即止,不再多言。

胤禛眸光微动。太子好转,父子密谈,这消息的分量,不亚于那两样御赐之物。他颔首:“有劳谙达告知。皇阿玛和太子二哥安泰,便是社稷之福。”

送走梁九功,胤禛回到暖阁。胤禟和胤?已经识趣地告退。筱悠靠坐在引枕上,目光落在那尊被刘嬷嬷小心翼翼安放在多宝阁上的白玉观音上。观音慈眉善目,怀中的婴孩憨态可掬,温润的玉光仿佛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

“皇阿玛费心了。”筱悠轻声道,指尖无意识地抚着小腹。腹中的孩子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来自紫禁城深处的、沉甸甸的护佑,动作变得安稳而柔和。

胤禛走到她身边坐下,将那块赤红如血的鸡血石料放在她手中。石料入手温润微沉,鲜艳的红色如同燃烧的火焰,又似凝固的晚霞,蕴含着磅礴的生命力。

“皇阿玛的意思,你我都明白。”胤禛的声音低沉而清晰,“亲王之爵,是权柄,更是枷锁。太子好转,父子密谈,朝局看似翻过一页,实则暗涌未平。这安稳二字,是皇阿玛对王府的期许,亦是底线。”他握住筱悠覆在石料上的手,掌心相叠,传递着温热与力量,“外头的风雨,我会挡着。府里,你和孩子们安好,便是稳住了根基。”

筱悠反手与他十指相扣,琉璃般的眸子清亮而沉静:“我知道。王爷放心。”她低头看着两人交握的手掌和掌心下那枚炽热的石头,感受着腹中三个小生命安稳的脉动,声音虽轻,却带着磐石般的笃定,“天塌不下来。咱们一家人在一起,总能踏踏实实地,往前走。”

窗外,暮色渐合,王府各处次第亮起了灯火。前院书房的门被轻轻叩响,苏培盛的声音隔着门板传来:“主子,肃州十三爷的密报,还有年氏,已安置妥当了,请示下。”

胤禛的目光从筱悠沉静的侧脸移向窗外沉沉的夜色,深潭般的眼底一片冰冷而清晰的决断:“知道了。待会儿说。”他此刻只想守着这暖阁中的一方宁定。前路漫漫,但根基已稳,何惧风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