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宠你入骨,四爷的霸气小福晋 > 第293章 毓庆宫的后怕与抉择

第293章 毓庆宫的后怕与抉择(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胤礽几步冲到书案后,一把推开那些碍眼的请安折子,铺开一张崭新的、质地细腻的明黄贡纸。他抓起紫檀笔架上那支沉重的御赐狼毫,饱蘸了浓得发黑的墨汁。笔尖悬在纸面上空,微微颤抖,墨汁几乎要滴落下来。

赵全屏住呼吸,大气不敢出。殿内死寂,只有墨条在砚台上摩擦发出的单调沙沙声,和胤礽略显粗重、压抑的呼吸声。

终于,那颤抖的笔尖重重落下!

“儿臣胤礽,诚惶诚恐,万死叩首,泣血上奏皇阿玛。”字迹起初有些虚浮,但随着心绪渐定,笔锋逐渐变得沉凝恳切。

“儿自知德薄才鲜,难堪社稷之重。往昔蒙皇父不弃,委以东宫,然儿秉性疏懒,体弱神虚,沉疴缠身,实非一日。每临机务,辄感心力交瘁,形神俱疲,深恐贻误军国,有负圣恩。”

他写着,眼前仿佛又闪过霓裳阁那惊魂一瞬,闪过菜市口想象中淋漓的鲜血,闪过老四那双深潭般冰冷无波、却握有生杀予夺之权的眼睛。笔下的字迹愈发沉重:

“储位者,国本所系,非才德兼备、精力充沛者不可居之。儿久病之躯,实如朽木,焉能担擎天保驾之任?每念及此,五内如焚,惶恐无地。昔尧禅舜,禹让皋陶,皆因知人善任,为天下择贤主。儿虽愚钝,亦知效法先贤,不敢因一己之私,而误江山万民。”

写到此处,胤礽深吸一口气,笔锋陡然一转,变得清晰而有力:“今四弟雍亲王胤禛,天资聪颖,秉性刚毅,忠勤体国,明察秋毫。肃州贪墨,江南亏空,盐引巨蠹,皆赖其洞烛机先,不畏凶险,以雷霆手段肃清积弊,挽狂澜于既倒!其才其德,其忠其勇,实乃国之柱石,众望所归!儿自愧弗如,心服口服!恳请皇父陛下,俯察儿臣一片赤诚引咎之心,允儿卸去储位之重担。”

最后几笔,胤礽几乎是耗尽全身力气写下:“退居闲散,安心养疴,于愿足矣!伏惟圣鉴,涕零再拜!”

最后一个拜字落笔,胤礽如同虚脱般,手一松,沉重的狼毫啪地掉在纸上,溅开几点墨污。他扶着冰冷的案沿,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额头上布满细密的冷汗,后背的里衣早已湿透,紧紧贴在身上。

“主子!”赵全小心翼翼地递上一方温热的湿帕子,声音带着担忧。

胤礽摆摆手,没有接。他盯着案上那封墨迹淋漓、字字泣血的奏折,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卸下重负的虚脱,有深不见底的后怕,有对未知前途的茫然,更有一丝尘埃落定的平静。

“赵全,”胤礽的声音异常沙哑疲惫,“找个最稳妥的,不,你去,亲自跑一趟乾清宫,求见梁谙达,就说孤,有极要紧的奏折,需面呈皇阿玛。”他顿了顿,眼神锐利地盯住赵全,“记住,直接交给梁谙达本人!不许经第二人之手!另外,誊抄一份,留在毓庆宫。”

“嗻!奴才明白!奴才这就去!”赵全心头一凛,知道此事非同小可,郑重地收起那份沉甸甸的奏折,贴身藏好,匆匆退了出去。

厚重的殿门在赵全身后合拢,隔绝了外面呼啸的寒风。胤礽缓缓坐倒在冰冷的紫檀木圈椅里,赤着的双脚踩在冰凉的金砖地上,却感觉不到丝毫寒意。他疲惫地闭上眼,靠在椅背上。

殿内只剩下烛火燃烧的噼啪轻响,和他自己缓慢而深长的呼吸声。案头那几本被推开的请安折子,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刺眼,又格外遥远。那些曾让他避之不及的枷锁,此刻仿佛随着那份辞位奏折的送出,正一点点从他身上剥离。

前路是福是祸?是彻底的自由,还是新的囚笼?胤礽不知道。他只知道,那把悬在头顶的刀,那可能破门而入的杀机,终于,离他远去了。沉重的疲倦感如同潮水般袭来,他只想好好睡一觉,一个无需再提心吊胆、扮演“卒”态的安稳觉。窗外,紫禁城的风依旧在呜咽,但这毓庆宫的深寒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已经悄然改变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