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思不同争吵又起(2 / 2)
连着数日,谷梁初只在府外待着,似乎是忙得没空搭理任何人,回来就去书房过夜,也不看书,只是睡觉。
弓捷远则自己给自己关了禁闭,谁都不见。
冯璧和尚川都是心头的刺,薅不出来没法痛快,可他又知自己孱弱无能,恨意煎熬,火急火痛。
弓石见自己和吴江都捞不着瞧主子的脸,急得嘴上长了个大泡,脚下不断逡巡,“我家少爷从来都没这样过,怎么办啊?”
吴江的声音更是弱唧唧的,“我听两位卫长说王爷也很少这样……”
弓石没有心情数落他管闲事,只忙着愁。弓秩如今不管这边的事了,他可是拿自己家少爷一点儿办法没有。
真正破了僵局的竟是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人。
周案不是一日半日能厘清的,六部官署却需迅速恢复正常运转,这天宋栖快马入京,先进宫里拜见谷梁立,匡铸和谷梁初都在殿里陪着。
宋栖虽只五十多岁,发上霜雪颜色已经十分明显,好在精神却很矍铄,身子骨看起来也极硬朗,行动间的利索劲儿比他大上几岁的匡铸看着要强不少,勉强能贴敏捷。此人半字不提经年落寞,痛痛快快地给谷梁立磕头,“臣宋栖叩谢吾皇赏赐报效国家之机,此身得用,天恩浩荡。”
谷梁立已经阴郁了数日,此刻终于高兴了些,“宋爱卿请起。你是有本事的,朕指望着爱卿再替大祁出力。”
“臣必然竭股肱之力。”宋栖回话的态度十分认真。
“嗯!好!”谷梁立亲自把他扶了起来,“此番之职虽是侍郎,工部却得指望爱卿挑起大梁,你来得甚急,可曾带了帮手?”
宋栖立刻禀道,“工部乃是国之重署,臣这些年只在家中闲养,哪有什么帮手可以自带?”
“这样开头要难一些。”谷梁立轻声地叹,“大祁是不缺人,朝廷却缺能干的官。工部剩那几个老资历都在忙活新都兴建,朕品着他们兀自焦头烂额,根本无暇旁事。如今运河算是急务,马上又得安排长江黄河,水利不离天道,已很磨人,然则还有一事更不能轻,兵器制造乃是大祁的底气,抓不上手就误事了。”言谈间他瞟见旁边的冯锦似有插话之意,不由顿住,“平定候可是有什么见解?”
“微臣不敢乱讲。”冯锦忙道。
“如今是忙着做事的时候,”谷梁立微露不悦,“有什么想法都但说不妨,不必太多忌惮。”
“方才听了皇上的话,让臣想起一个人来,”冯锦便说,“或者能给宋侍郎当个臂助。”
“是谁?”谷梁立当即问道。
冯锦不由瞟瞟谷梁初,“锦僭越,皇上和王兄勿怪。这一段办差做事,常常会遇上王兄府里的司尉,不免交流闲谈,私下觉得他略懂兵器之道。”
谷梁初的眉头微微一跳,尽量不动声色。
他是想借冯锦的嘴推弓捷远入仕,心里指望的却是武职,将门之后自然应该一点一点地领兵上阵,往当镇国重器的路走,万没料到冯锦竟要把人弄进工部。
谷梁立也扭回头来看住谷梁初,“朕倒没有想到。”
“皇上。”匡铸开口说话,“老臣也注意到了这位弓司尉,他既甚长骑射,自然是懂弓箭刀枪的人,又在辽东长大,放在宋大人身边干不了别的,检验检验兵器质量是否过关定能胜任。”
谷梁初咽下了说话的冲动。
说也没有用了。
弓捷远还在床上躺着,听到来了旨意急召他入宫,心里虽然诧异,精神却是立刻一振,忙忙地换了官袍,翻上梁健给他备好的马,疾步入了皇庭。
丹阶之下遇见了倪彬。
这位公公的神情要比往日严肃,也无寒暄之意,只说了句,“工部是个好地方。”
弓捷远一时没听明白,倪彬脚步甚促,他也不好多问。
进了乾清宫,跪拜完毕,谷梁立先给弓捷远介绍了宋栖,而后问道,“平定候和匡大人向朕保举你,佐宋侍郎都辖工部,专理兵器制造之事,你可愿意啊?”
弓捷远闻言心里也有些诧异,却没丝毫犹豫,“臣听皇上调遣,只恐愚不堪用。”
谷梁立点了点头,“肯听调遣就好,堪不堪用总有前辈们教导。你是将门之子,深知兵器于战之重,好多东西要认真学起来,大祁将来还得指望你们这些年小的人。”
弓捷远躬身听着。
“国事不可荒废,”谷梁立接着说道,“宋大人即日赴任,你便作速交了王府司尉之职,去工部任个郎中,跟着宋大人的脚步帮忙。官虽没升,肩膀上的担子却更重了,需知尽心。”
弓捷远领旨谢恩,却不起身。
作者有话说:
俺们捷远真是很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