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笔(2 / 2)
还有那些兄弟们,大半是她亲手易的容,当时说好要一同逃出王帐,却一个也没出来。
颜苒的眼睛胀胀的,感觉手上这根残破的凤钗,重逾千斤。
她想起来了,这根凤钗前世他也送给了她,混在很多贺礼之中,她都没有多看一眼。
她将凤钗上的机扩打开,从里面取出一方卷好的丝帕。
帕子上绘着一匹栩栩如生的母狼。
颜苒想,他真的很执着,想送出去的东西,如何都要她收好,烧起来的情意,哪怕没有回应,也要一直燃至生命的尽头。
帕子在火上一过,现出了几行匆忙写成的字。
字迹歪歪扭扭,全不似他平时的端庄秀丽。
“伊炎已猜到真相,十万大军剑指燕冀两州。
冀州有叛徒,务必保重。
……南枝绝笔。”
短短的两句话,颜苒读完,便好像耗尽了毕生的力气。
她感觉有些累了,五脏六腑疼得有些难以忍受,她坐了下来,靠着门扉喘气。
“小芸,你照顾好自己。”颜苒将金钗给她,翻遍整个总兵府,找到一根没人用的烧火棍。
马都被骑走了,她拿着烧火棍,又取了一个锅盖当盾牌,就这么毫不犹豫地,背着锅盖和烧火棍,朝城门跑去。
比她任何一次上战场都要来得狼狈。
小芸默默地跟在她身后。
“你回去。”颜苒头也不回地赶她。
小芸扯着衣角,红着脸道:“这些日子照顾娘子,跟着皇叔学了些医理。”
她擡起头,神色坚定:“小芸要去找他,和他一同救治伤员。”
颜苒驻足,回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
“好。”半晌,她道。
颜苒昏迷了太久,等她赶到城墙时,蛮军已经围城十日了。
王盛发现她的时候,她正拿着锅盖和烧火棍,面无表情地把一个蛮子给抡下了城墙。
他脸都吓白了,这姑奶奶浑身都是血,谁知道在这打了多久了?
他强行把脑子都杀晕了的颜苒扯回了城楼里,按着她灌了些水和干粮,她的意识才似刚刚回笼,盯着王盛看了会,笑道:
“嗯,没死就好。”
王盛被她气得两眼发白,又拉着她推进城墙内的草房子,那是新搭起来的,充作议事厅之用,燕州的将军们正在讨论守城之计,看见她纷纷站起来行礼,推着她坐上主位。
就兵力上来说,守住是不可能的,能坚持十日,已然是个奇迹了。
叛国贼于忧先前是个口碑不错的老好人,喜欢赏玩一些瓷器字画,却被强安了如此困难的历史任务,压力太大才会选择叛国,好换个阵营继续赏玩字画。
但凡燕州有些许守住的可能,他也不会倒戈地那么干脆,叛得那么彻底。
其实诸位将军已经有了想法,只是需要一个人来拍板。
“应该带着百姓往冀州退,再集中力量守冀州,弃了燕州不管,燕州不过西北一隅,蛮军吃下了,也无法直指中原腹地。”一位将军悲凉道。
王盛面露为难:“此去冀州路远,一人一骑也就罢了,若是带着全城百姓,恐怕干粮衣物都是问题。”
燕州的将军哽了哽,艰难道:“我们燕州将士,将死守燕州城,为你们争取最多的时间,至于百姓……能活多少就活多少,九泉之下,我等绝无怨言。”
草屋内的氛围募地低沉了下来,铁骨铮铮的将军们红了眼眶,有的甚至开始擦眼泪,王盛有些无措,他求救般地看向颜苒,却见颜苒的手搭在膝盖上,腰背挺直,神色如常。
“各位将军有所不知,冀州城,是前朝李家的地盘。”颜苒的声音很稳,却惹得众人呼吸一停。
颜苒像是感受不到怪异的氛围一般,自顾自道:
“而我颜苒,是李氏皇族最后的血脉。
冀州城内屯兵五万,却不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是想,光复前朝。
颜苒此次来燕州,若不是出了意外中了埋伏,实则也是想劝说各位将军,归降冀州,让李氏皇族能来此暂避蛮军风头……”
“好把冀州让出来,放蛮军长驱直入吗?”一个将军打断了她,冷声道。
颜苒一默,随即点了点头。
“什么乱七八糟的!都要亡国灭种了,你们还想着光复前朝?”另一个将军站起来,刀抽了一半,气势汹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