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2 / 2)
杨公公躬身回道:“殿下言重了,再要紧的差事也不如殿下的事情要紧。”
“既然杨公公也知道事态紧急,孤便不与公公多客套了。”
颜莳说完后也不管杨公公是何神色,直接纵马离去。
跟在杨公公身后的小太监忍不住开口说:“奴才怎么觉得太子殿下去了一趟江淮,比以前更有威严了?”
杨公公闻言冷哼了一声道:“他也就只能在江淮那种地方耍耍威严,在京城里,他连咱家这个没根的人还不如。”
颜莳刚见到母妃身边的嬷嬷,还没细问,就听见她道:“殿下终于回来了,陛下方才又不好了,娘娘已经派人去请宗亲们进宫了。”
闻言颜莳的心顿时悬了起来,难不成她还是回来晚了?
京城内不可纵马游街,为了能赶上最后见父皇一面,颜莳第一次打破了这个规定。
朱砂大门落下,她又回到了这个充满利益熏心的地方。
永和宫外跪了一众大臣,就连颜莳平日里最讨厌的几个阁老也在其中,她出现后,周围明显多了些话音。
“肃静!”
陛下出事,永和宫内的人都换成了贵妃的手下,他们看见颜莳自然会主动让道。
颜莳一路风尘仆仆,来不及收拾,她走进永和宫时,第一眼就看见了围在殿内的宗亲。
颜莳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万一父皇有事,这些人就是见证。
容贵妃听见动静,知道是颜莳赶回来了,她眼角立刻流下两行清泪,拿着帕子轻擦了两下,随后看向颜莳道:“母妃终于等到你回来了,快过来看看你父皇。”
贵妃招手让她过来,颜莳看到了躺在床上没有丝毫反应的父皇,面色苍白,仿佛没了气息。
颜莳走到跟前,和外面那些大臣一样跪了下来。
容贵妃开始给她讲这些日子发生的事,“你走后,陛下便日日和嘉嫔厮混在一起,还寻了个江湖道人,说要炼什么仙丹,能益寿延年,陛下被那江湖道人所骗,服用了过多丹药,身体受不住就成了现在这样。”
“母妃已经把嘉嫔关到了冷宫,而那江湖道人也已经被斩首,可陛下却越来越不清醒。”
她话音刚落,安太医就从一旁端了一碗还散着热气的汤药,“殿下、娘娘,陛下该喝药了。”
容贵妃拿帕子轻擦着眼睛,她看向颜莳道:“你既然回来了就伺候你父皇喂药吧。”
颜莳接过安太医手上的药,一旁又有宫人帮忙把皇帝扶了起来,颜莳坐在床边,将手中的药喂到皇帝嘴边。
可不知为何,药喂不进去,就算喂进去了,大半也会流出来。
容贵妃在一旁递着帕子,眸中却全是冷色,她既做到了这一步,便一定不能出错。
碗里的药被喂进去了大半,就在这时,皇帝忽然动了起来,他一把将颜莳手中的药打翻在地。
药碗掉到容贵妃脚边,她显然是被吓到了,往后退了几步,随后她目光看向安太医,像是在询问他的药为何会出错?
颜莳微愣了一瞬,她唤了一声,“父皇?”
她第一次在父皇眼里看到现在的神情,像是垂死的人抓到了最后一根稻草。
皇帝似乎是拼尽了力气,他拉住了颜莳的手,用细微但能让在场所有人都能听见的声音道:“朕……朕若有何不测,太子……可立,任何人不得有异议。”
他说完这句话后又吐出了一口血,在此昏迷了过去。
容贵妃方才狂跳的心逐渐平静下来,还好,还好皇帝没说什么不利于她们的话。
她看了眼脚边的药碗,可惜这药竟然没让他断气,短期内,她也不便再动手了。
皇帝病重,太子监国,她照样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而此刻的颜莳也注意到了容贵妃脚边的药碗,不是她疑心重,而是方才父皇的反应太过异常,他为何要打翻她手里的药?难道只是因为下意识的反应?
皇帝方才的话在场众人都听见了,容贵妃也让宫人去外面传话,务必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安太医已经再替陛下诊脉了,这里有母妃在,你先回东宫换身衣服,收拾一番再过来,永安老念叨着你,你也去见见她。”
事已至此,容贵妃开始催颜莳离开,颜莳握紧了手心,她习惯了听从母妃的命令,点头道:“儿臣告退。”
她越过一众宗亲,走到殿外时,几个阁老上前将她团团围住,哪怕里面的皇帝已经性命垂危,他们面上也没有丝毫伤感,而是对着她询问有关江淮的事。
颜莳擡眼平视着前方,“诸位大人何必心急,等明日早朝时,孤自会一一讲来,孤自听闻父皇有事便快马加鞭赶回京城,现在实在困乏,劳烦诸位大人让个路,孤想先回东宫休息。”
颜莳一番话劝退了几个难缠的阁老,她没让人陪着,独自回了东宫。
直到走到无人之地,颜莳才松开紧握的手心,方才父皇抓着她手的时候,在她手心里塞了一样东西。
哪怕颜莳早有准备,但在看清手中的兵符时,还是忍不住深呼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