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2 / 2)
霍如深面色如常,“死人而已,有何可怕的,本王还未夸赞余先生想出的办法,余先生身上的伤可好了?”
余若垂眸道:“属下已经无恙。”
当日恭亲王遇刺,满身是血的躺在地上,他想不出别的主意,只能威胁军医将恭亲王已死的消息隐瞒,对外只称是重伤,昏迷不醒。
好在现在已到冬日,尸身稍加处理便不会有异味,但那军医倒是吓得不轻。
后来霍如深暗中进入营地,保险起见,余若只能先让王爷待在这里。
“夜深了,余先生回去歇息吧。”
余若点头应是,只是他出去时有些担心霍如深今晚能不能睡着。
余若走后,霍如深吹熄了两根蜡烛,只留下桌旁的一盏,营帐内瞬间昏暗起来。
霍如深没在意薄纱内掩盖的东西,他只是有些惋惜,听闻皇城初雪已落,他终究没能赶上。
周围没有额外的床铺,他只能撑着头在椅子上凑合一晚。
才刚闭上眼睛,身侧好像压到了什么东西,霍如深伸手将腰侧的玉佩解下。
昏暗的烛光下,隐隐能窥见玉佩剔透的玉色以及其上的刻字。
霍如深指尖在玉佩上轻轻划过,相信过不了几日他就能再见到这玉佩的主人了。
而这场赌局,结果早已注定,赢的人是他。
~
次日,颜莳睁着有些发酸的眼睛跪在皇帝灵前,不止朝臣,她也要足足跪上三日。
容贵妃像是终于想起颜莳身子吃不消,轻声说了句,“你下去歇会儿,本宫会对外说你身子骨弱,伤心过度,昏了过去。”
从昨日便未流一滴泪的颜莳这才站起身来,她道:“那就劳烦母妃了。”
只是她刚说完话,站起身时眼前就直接黑了下来,当真如同容贵妃所言一般昏了过去。
容贵妃惊觉不妙,吩咐身边的宫人道:“快去喊安太医过来。”
颜莳被手忙脚乱挪去偏殿,等着安太医来问诊。
容贵妃攥着手中的帕子不停地来回走动,颜莳身子是不好,但也从来没这般昏厥过。
眼下皇帝没了,她又送走了永安,这偌大的皇城里只有颜莳和她血脉相连,容贵妃像是一个幡然醒悟的母亲一样,着急起颜莳的身子。
安太医本就守在外面,听闻太子殿下骤然昏厥,急忙拿起药箱快步跑来。
“贵妃娘娘。”
他礼行到一半,就被容贵妃打断,“还行什么礼,赶紧去把脉。”
安太医手脚麻利地跪到颜莳床边,将手搭在她腕间问诊。
其实他心里大概已经有了答案,自殿下回京后他第一次去请平安脉的时候,他就惊觉殿下的脉象虚弱了许多。
他没告诉殿下,而是将此事告知了容贵妃以及老国公。
当年给殿下服用的密药便是出自他手,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得容家举荐,进宫当太医,但那药方他事先已经说清楚了,能让人阴阳失和的东西,怎么可能是好的。
日积月累地喝下去,再好的身子都要被糟蹋坏了,此刻的殿下便是如此。
本来这状况应该会推几年再发生,但殿下似乎在江淮时操劳过度,生了场病,身体更加虚弱,若再用药,怕是不妙。
他告诉容贵妃和老国公提议殿下最好停数月的药,将身子养好再说,不过当时两人的态度都是让他继续备药,安太医也无法,只能一日接一日地往东宫端汤药。
最近殿下多忧心前朝之事,心力憔悴下,骤然昏厥,倒是情理之中。
安太医跪在地上,将原因一一说给容贵妃听。
偏殿内陷入片刻寂静,不知过了多久,容贵妃开口问道:“你有办法治吗?”
安太医也不敢断言,他其实没多大把握,殿下喝了十几年的药,伤了根本,最好的法子就是停了密药好好养着,但谁也不知要养多少年,什么时候才能大好。
“娘娘,现在最要紧的是先将殿下的药停了。”
容贵妃僵硬地点头,“停了吧,别让她喝了。”
安太医借口去熬药,拿着药箱出了偏殿。
容贵妃走到颜莳床边,看着床上面色憔悴的人,不禁红了眼眶,她也不知有多久没这样看过颜莳了。
当初怀她的时候,是她最开心的日子,满心满眼都是这个孩子,直到接生嬷嬷说她生下了一位公主,才情急之间做了荒唐事,她本以为自己不会后悔。
当时第一碗汤药端来时,颜莳还小不肯喝,是她亲手灌下去的,为了容家她急昏了头,直到现在才明白当初的自己错的有多离谱。
没为皇帝流多少泪的容贵妃此刻却痛哭起来。
直到外面有宫人唤她,她才整理了一番仪容,走出偏殿。
待她走后,床上的颜莳缓缓睁开眼睛,从安太医过来开始,她就已经醒了,方才两人之间的话,颜莳一字不拉的全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