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2 / 2)
仿佛颜莳说一个“是”字,他便把方才的儒生抓回来,他不对颜莳做什么,还解决不了一个小小的儒生?
而颜莳回神后,只想把手给抽出来,奈何霍如深攥得死紧,手腕磨红了一圈她也抽不出来。
面具下的颜莳有些不耐,“谁是你夫人?”
除了那旨诏书,她可不记得两人成过婚。
霍如深闻言却激动起来,他攥着颜莳的动作又收紧了几分,“等回京后,朕就封后,殿下想要什么样的大婚?”
颜莳觉得他似乎会错意了,可霍如深根本不给她反驳的机会,拉着颜莳就要离开。
他并未取下颜莳面上的面具,反倒觉得她戴着挺好的,这样别人便看不到面具下的颜莳是何模样。
一直守在一边的南离见状跟了两步,但想起颜莳吩咐的话,他停下了脚步,目送着两人离开,但愿殿下选的路不是错的。
颜莳不知道她走后,方才摊铺上所有的灯笼都被人摘了下来送到了行宫。
霍如深找到人后并未带着颜莳回行宫,而是去了城内最大的酒楼,这场灯会是他让办的,所有噱头也是他承诺的,包括众人所传的献诗,不然这场灯会根本引不来颜莳。
所谓的献诗,便是将众多学子的诗都汇集于一处,让他过目,哪怕知道一首诗而已,当不了大用,不如在今年恩科上下功夫,但依旧有不少学子盼望着自己所献的诗能被新帝看上。
若是能被陛下记住名字,来日恩科再榜上有名,对此也是一份机遇,于是他们甚至不惜花钱买通酒楼的下人,想把自己的诗词放在最上面。
听月看着被霍如深带回来的颜莳愣了片刻,随后熟悉的身形让她瞬间反应过来面前人是两日不见的颜莳。
她瞬间高兴起来,陛下把娘娘找回来了,但她有些不解地看着颜莳戴的面具道:“娘娘,奴婢帮您把面具收下去吧。”
颜莳动了动被霍如深紧攥着的手示意他宋来,自己要解面具。
而霍如深却擡手帮她把面具摘了下来,就是不肯松手,面具之下是熟悉的面庞,是让他这两日抓心挠肺的面容,他怕了,怕自己再松开,颜莳又会突然消失不见。
面具被霍如深抛给了听月,让她将准备好的衣服拿来。
颜莳没觉得身上的衣服有何不好,但霍如深非要她把身上的衣服换下来,“布料不好,殿下穿着不舒服。”
颜莳想说,她除了手腕有点疼之外,其他地方都很舒服。
见他坚持,颜莳只好答应,被一直握着的手终于被松开,可当她去房间换衣服时才发觉霍如深一直跟在她身后,就站在屏风外面等着她换。
“就在这间屋里,陛下还怕我会跑了不成?”
霍如深一脸正色道:“说不准,殿下的本事大着呢。”
颜莳无法,赶也赶不走,总不能跟他一直僵持在这,她走到了屏风另一侧,缓缓解开了衣带。
她身上没带别的东西,唯有南离交给她的小木牌,她还没来得及藏起来,只能借着换衣服的空挡,把木牌藏在衣袖里,但愿不会被霍如深发现。
等颜莳藏好东西后,她发现霍如深不再跟着她了,她一直走到门外也没见人跟上,顿时松了口气。
而屋内的霍如深正一脸阴沉地看向被颜莳换下来的衣物,他吩咐正在收拾衣物的听月道:“把它烧了。”
听月有一瞬间没明白霍如深的意思,虽然不知道娘娘是在哪换的衣服,但这衣服好好的,烧了怪可惜的。
颜莳走到门外,正好撞见来找霍如深的陈远,陈远猛然一见她,还以为自己是见到了故人,随后他立刻垂下头道:“娘娘可曾见到陛下?”
他老是把娘娘看成颜太子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过来?不过他们表兄妹之间也太过相似了些。
“何事?”
两人说话间,霍如深已经从屋内走了出来。
“陛下,已经有学子的诗被送了上来,诸位大人请您过去看看。”
在渝州,这是颜莳第一次露面,霍如深让她坐到了珠帘后面听着,他则站在了酒楼的高台上,身边围着一众官员。
由于酒楼旁边都被护卫围了起来,城内百姓也只是隔着一段距离眺望高台之上的圣上,这辈子算是有了次得见天颜的机会。
由于隔得远,除非眼力优于常人不然很难看清处台上人的面貌,但高台之上的人所穿衣物还是能略窥一二的。
站在人堆里的儒生望着高台上的圣上,他总觉得圣上这身衣物他似乎见过,细想之后忽然发现,这不就是方才寻自己夫人的公子吗?
那他今晚搭话的人……莫不是贵妃娘娘?
儒生后背一阵发寒,他擡手摸了摸脖子上的冷汗,总觉得这脑袋险些不保。
高台之上,颜莳拿着手炉望着姓吧。
她正想跟霍如深说一声,让他派人把
下一刻就察觉到霍如深已然站在了她身边,不知什么时候过来的。
她还未开口,便听见他道:“殿下是在寻那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