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2 / 2)
“哟,这是同行!”
萧回都不往旁边看就知道这吊儿郎当的是谁,反驳道:“不算同行,人家又唱又演,傀儡戏很明显比说书要难很多很多很多。”
关清提脚就踹,小质子目不斜视往边上一躲。
没踹到,踹一脚也出气了。
“这倒是个好办法,改日我问问师父,看我们说书先生这行,能不能加个角儿。我来讲,我来唱!”
萧回瞠目结舌,竟无言以对。
亏得晋开阳没听到这话,不然恐怕关清要被扫地出门了。
“你们俩想看这个吗?听说今晚就在东街桥头演,他们来得有些晚,明日庙会就散了。”
关清不问萧回,直接问晏昭。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质子对晏昭言听计从起来。
好在晏昭点了头,说:“等
“啊,那肯定就晚了,抢不到好位子了。”
晏昭权当没听到这句,又加上句,“不准看哪里人多往就哪里挤。”
萧回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这是三年前上元灯夜留下的遗患,小质子被人潮冲散,差点被人踩到,灯会散了都没找到回家的路,窝在原地冻了一晚上,怪初七那日祭星没看到三星。
小质子今年十六,天都城所有角落都去过,再不会迷路了,仍对他阿昭哥的关心十分受用。
夜幕四合,天街行人散去大半,不拥挤,依然熙熙攘攘。
萧回戴上帷帽,和晏昭关清先到面摊上吃过饭,沿路顺着卖小食的路走过去,过东街,走桥头。
不出所料,各家搬着小杌子来看的已将桥边四周围了两圈,站着的看客又是两圈。
十六岁抽条的少年个子不矮,可要从人缝里看那丈高的木偶戏,委实需要隼目鹰眼。
萧回踮起脚往前看,鼻间嗅到的头油味、酥饼味、河腥味、汗臭味混杂在一起,构成一种诡异的烟火气。
忽地有风穿过人群缝隙,带来了缕缕香粉气。
无法形容的气味,只不过和市井人气半点不契合。
他这里已算是人群外围了,找了一圈只见到了跟他一眼踮脚的关清,没有找到晏昭
萧回急了,皱眉走到关清身边,问:“阿昭哥去哪了?”
人声嘈杂,关清没有听到。
萧回大声用力问:“晏昭!去哪里了!”
兴许是他声音太大,惹得本来乱哄哄的人一瞬安静下来。
树影漏月光,灯影拉长人影,静得可闻风动。
短巷长街,人影绝处,阑珊灯火伫立着的青衫公子,手中搬着一把椅子,愕然眨眨眼。
关清鄙夷地看他一眼,回头说:“那不是去给你找垫脚椅子了!”
萧回:“……”
看到了,就不用再说一遍了吧,好像只有你长了嘴似的。
人群继续看木偶戏,他们身旁却传来一声低笑。
和前头看傀儡戏叫好的笑声截然不同,萧回确定这人就是在笑他。
听起来是位姑娘,他寻声看过去,又闻到了不属于平头百姓的香。
一位介于碧玉桃李之年的女子,雪青色长裙,锦缎上绣了缠枝花,挽矮髻,珠翠琳琅,戴同色面纱。
出身不凡的世家贵族女子。
就是这位贵族小姐刚刚笑出了声。
但萧回的目光不在她身上,而是透过灯影水声看到了……红衣女鬼。
那红衣女鬼仇视地看着他们三人,萧回艰难地吞了吞口水,晏昭匆忙走过来问他,“怎么了?”
“没怎么……”
没怎么就还是怎么了。
晏昭只看到了贵族姑娘,施礼后就算打过招呼了。
倒是关清吓得向后跌了半步,惊恐地躲到晏昭身后,这角度不合适,所以他决定和小质子一同站上高椅。
“你是不是也看到了?”
“景二公子模样的红衣小姑娘,是吧!”
萧回和关清分享他的惊悚。
哪料关清摇摇头,面色如纸道:“是两个,和景二一张脸的红衣姑娘!”
晏昭听了也看过去掀了掀眼皮,竟无语凝噎。
红衣姑娘中矮一点的那个朝他们走来,还问晏昭,“你从哪户人家借的椅子?”
“不是借,是赁,再去也是赁不到了。”
晏昭稍有些羞愧,周边人家都不喜不认得的人登门借物,尤其是这么乱的木偶戏,借了很多坏了丢了。
晏昭使了银子,给萧回赁来的。
红衣小姑娘有些失望,同她一起的另一位红衣怒视三人,不发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