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破军 > 遍地白霜

遍地白霜(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晏昭接连发问,温大儒不必答,这些问题的答案他心中有数。

从前未深思,只当阿公他们心中另有帝王人选,毕竟萧旭实在德不配位,难做君主。

可饱读诗书的大儒和一国的监正怎会是乱臣贼子、窃国鼠辈呢?

温大儒要选,能说动齐行之,必然是皇室血脉正统。

晏昭往诸王侯身上想,却发现当朝自昌平帝的父亲起,夺位之争已然致使皇族后嗣凋零,宗室子弟更无适龄者。

只有永安长公主传闻中早夭的儿子,若是活在世上,当与他一般年纪。

与他一般年纪的,身世可疑之人,晏昭不做他想,已然能半信是关清。

他转而问齐行之,“长公主曾言,红玉玲珑骰不会借给外人。”

景珏确实是外人,但明月楼那日,跳祭舞唱挽歌的人中,有她和她已故夫君的亲生孩子,她借给的是关清的友人。

长公主与楚驸马的骨血,萧氏和楚氏的血脉,为何会交给关大人抚养成人?

这才是晏昭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阿公,我听闻先帝登基时,有王侯叛乱,是永安公主率禁军入宫襄助,才叫先帝在众皇子中坐上皇位,也是在这次叛乱中,关大人一箭误杀楚驸马,故而结仇。先帝本欲敕封她做镇国公主,永安公主不从,才只得了长公主的封号。关大人与她有杀夫之仇,又怎会安心将儿子交给他呢?”

温大儒目光悠远,越过他望见过往阴潮的岁月。

齐行之紧绷着的身躯忽地一松,晏昭还没有洞明世事,智多近妖到这份儿上。

“天家薄情,从来如此。”

齐行之广袖一甩,并没有看晏昭年纪小就说些糊弄事儿的话来搪塞。

“关清之所以是关彻的长子,是已故的楚驸马安排好的。”

左右闲来无事,英雄自古出少年,这一代的少年们还未经世事,不妨听齐行之讲个曾经的故事。

“哎,今日该叫上晋开阳的,这不就是术业专攻嘛!”

齐行之怅惘昔日,温大儒开口道:“阿昭,大梁开国之时,萧氏皇族与楚家和景家三家的先祖曾以兄弟相称,后嗣也当结百世之好,故而三家素结姻亲。”

“所以楚驸马才娶了长公主?”

温大儒摇头,“楚驸马真名楚南生,是个真正精才绝艳之辈。十三岁披甲上战场,十五岁入朔北鸦兵撒星阵,三进三出,杀敌无数,比景琛还要厉害。”

齐行之笑吟吟补上句,“那是他的武略,文韬上更是不输寻常,曾引得天都宣纸贵于金箔,得之笔墨,可作千金。”

“如此奇人,又是阿公的弟子,怎么没有听人提起过?”

“你阿公惜才,非要将他收作弟子,楚南生不乐意,费了好大功夫,他才肯做你阿公的门生,却不肯说出去。”

“彼时永安长公主深得禧宗皇帝宠爱,放任她习武弄刀棒。有道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一来二去,两情相悦,禧宗皇帝昏了头,赐了婚。”

“昏了头,把女儿嫁出去了,才想起楚南生的才华、楚家手握的兵权,心生忌惮,又无可奈何。”

齐行之叹气,晏昭已然能从如今景家的现状窥探楚家过往。

“楚家人大都死于战场,马革裹尸,千古流芳,唯有楚驸马死得有些憋屈,但却知是禧宗皇帝用计将楚家将领杀死在战场上。”

“楚南生突遭变故,他又聪敏异常,自知是招了天家嫌隙,奈何枕边人既是所爱又是所仇,偏又有了幼子,诸多猜测不便言明,遂向禧宗皇帝讨了红玉玲珑骰。骰子机巧精美,无人知晓里面是什么,多有猜测称其中是禧宗皇帝写的遗诏。”

“奈何天家无情,要将楚家人赶尽杀绝,他料到必死的一日,又恐圣上不肯放过幼子,故而与关彻串通好,死于他之手,之后关清的身份才不易被察觉,可保他无恙。”

晏昭问:“此事永安长公主知道吗?”

齐行之摇头,“她原先以为自己的亲生孩子已经离世了。”可她是一个聪明的母亲,怎么会认不出自己的孩子。

“大概从关清遇上晋开阳时,永安长公主就知道了。”

至亲夫妻相疏,怪道永安长公主如今以放浪形骸闻名于天都。

晏昭的疑惑得到了解答,更不后悔先去见了景珏兄妹。

景家父子亡故,关清长大成人,昌平帝心胸狭窄,朔北又虎视眈眈,内忧外患,岂止天都不会太平。

而楚家的下场就是景家的来日,所以他劝景家兄妹早早离开是非之地为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